【正文】
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注释】
⑴周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一篇。卷耳:苍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子可入药。
⑵采采:茂盛。一说谓采了又采。
⑶盈:满。顷筐:斜口筐子,后高前低。一说斜口筐。这句说采了又采都采不满浅筐子,心思不在这上头。
⑷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感叹,伤叹。怀:怀想。
⑸寘(zhì):同“置”,放,搁置。周行(háng):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索性把筐子放在大路上,于是眼前出现了她丈夫在外的情景。
⑹陟:升;登。彼:指示代名词。崔嵬(wéi):山高不平。
⑺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称。虺隤(huī tuí):疲极而病。
⑻姑:姑且。酌:斟酒。金罍(léi):青铜做的罍。罍,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⑼维:发语词,无实义。以:以使,以便。永怀:长久思念。永,深长,深陷。
⑽玄黄: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朱熹说“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
⑾兕觥(sì gōng):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⑿永伤:长久思念。伤,伤怀。
⒀砠(jū):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
⒁瘏(tú):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⒂痡(pū):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⒃云何:奈何,奈之何。云,语助词,无实义。吁(xū):忧伤而叹。一作“盱”,张目远望。
【译文】
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未满一小筐。我思念我心上人,菜筐搁置道路旁。
攀越陡峭山石上,战马疲累足不前。且先斟满金酒壶,慰藉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背上,战马腿软眼迷茫。且先斟满一杯酒,免我心中生悲凉。
艰难攀爬乱石冈,战马累瘫道路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
【赏析】
《周南·卷耳》是一首抒写怀人情感的诗作,写西周时代一位采卷耳的女子和远役的征夫备受相思煎熬互相思念的故事。
全诗四章,虚实结合,开始以思念征夫的妇女口吻来写,然后描述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口吻来写,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细致的描写了男女间爱情的忠贞不渝,语言优美自然,情感深挚强烈,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
这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诗作,写一位女子在野外采卷耳的过程,想起了她服役在远方的丈夫,想象他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成守,山高路远,不知经历什么险阻情况,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来。愁绪翻涌,无法集中心绪,心不在焉,所以尽管她已经采了很久,终究未采满浅筐。蔓延无边的心事如同这漫山遍野的卷耳。
卷耳,应该是最古老的相思草了吧。那时候,还没有一支红豆、一尺素绢,唯有山野间生长着的卷耳,见证这沉甸甸的相思。
她在想象着他归来的样子,漫漫长路,必定是风尘仆仆,这一路,他要遭受多少风雨险阻。通向远方的大路的一旁,顺着女子的呼唤,备受辛苦的男子满怀愁思地出现了。对应着“周行”,他正行进在崔嵬的山间,男子跋山涉水,行过高山峻岭,早已疲惫不堪。荒野上,一人一马累倒在路上。歇息时,他无意间瞧见路边的卷耳,心中闪过妻子的身影,想起昔日,他们曾同采卷耳,如今,佳人不在身边,心中苦闷。何以解忧?“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以不永伤。”男子只能斟满烈酒,与仆人饮下一杯杯浊酒,苦涩浓烈,疲倦暂时驱散,愁绪却拢聚心头
如此,同样的不舍之情,贯穿不同的场景,仿佛看到了相思能翻越千山万水到达对方身边,天涯海角,心有所属,思念不绝。相思的另一个地方,那个人也在思念着。
诗中的留白引人遐想,就如高手的水墨画那种意境一般令人心醉。
两两相望,两情相怀,是古往今来红尘男女的拳拳心声,没有什么比看到两情相惜更让人心声欢喜的了。
只要他们都心有彼此,终究会有一天,女子等回夫君,两人圆满团圆,两人携手到老,一片岁月静好。
相思的另一个地方,那个人也在思念着。(AI画) 相思的另一个地方,那个人也在思念着。(AI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