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76694/53dd569888c9bac8.jpg)
孩子们一字排开。从脸颊到肚腩,明显比我上次见他们的时候胖了好几圈。每个人害羞地报自己的体重,疫情导致的超长假期里,他们每个人至少胖了10斤。手机几乎时刻不离手和眼,手指飞快地划来划去,有的打游戏,有的看直播。
女人们围坐在一起的时候,除了家长里短就是孩子们糟糕的学习成绩以及如何逃避上网课。男人们则把酒言欢,高谈阔论。
我换了运动鞋出门。近几年,镇上的道路和绿化有极大的改观。几条横穿城镇的交通主干道修葺完毕,宽阔干净,道路两旁栽种的树木生长茂盛,路灯整齐划一,铮明瓦亮。建筑布局倒是没有大的变化。除了沿街新开的店铺和当地人新修建或者翻新的供自家居住的房屋以外,一如我小时候的印象。
小学、初中和高中都相距不远,从这个校门口到下一个校门口。父母很少接送,几乎都是自己走或者与同学结伴而行。
有两个同学结婚后,在镇上开了一家童装店。人到中年,男同学已经不再是当年清秀腼腆的模样,光着膀子,戴着有着厚厚镜片的眼镜,穿着拖鞋走来走去。女同学则体态发福,一边招呼着店里的顾客,一边呵斥着孩子不要到处乱跑。
而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总是无法将自己与他们联系起来。同窗多年,我们曾经一起走过十几年青春年少的好时光。他们按着正常的节奏继续走,而我似乎已经被远远地落下,或者又可以说我没有走类似的道路,所以也或许没有可比性。
不过,除了外表上生活模式的不同,我总觉得自己的心似乎永远停留在少年时代停滞不前。一方面随着年纪的增长,学识和能力也趋于成熟,另一方面在内心里永远都有一部分还持有女童般的单纯和幼稚。
除了必要,与人交流的欲望越来越低。一方面是因为发现每每处在谈论的场景,大多数人关心的只是自己,所谈论的话题也大都以自己为中心。另一方面,很多的话一经表达可能在说出口的那一刻就注定不够准确,而且也无法真正从别人那里获取到有价值的答案。所以,很多时候索性选择沉默不言。
立夏已过。街边的树木郁郁葱葱。高大树木的深褐色枝干上生长出钝重洁白的花朵,繁盛茂密,树荫下掉落一地,混杂在泥土间。柳絮儿像莺莺燕燕低空飞翔旋转,体态轻盈,呈现出无规则的形状,在行人间自由穿梭。
曾经的同事在电话里以“过来人”的身份对我目前的状况给予建议和意见,纯粹出于关心,这一点毋庸置疑。虽然工作多年,结识的人屈指可数,但却可以长久地保持联系,哪怕好久不见。
有时候对别人的话之所以介意,并非是话本身,而是当别人对你提出建议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自己没能使别人满意”的条件反应作祟,而不是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来判断别人的话正确与否。
总是习惯性对于“不能使对方满意”这件事介怀。哪怕某件事压根与对方无关,谈不上满意与否。人会在意他人对自己的判断和看法。在这一点上,我比从前有变化。已经由最初的“十分在意”逐渐变成“置之不理”。的确轻松很多。
人人都有各自的评判标准和价值观念,即使一个完美的人也难免被人“吹毛求疵”。所以,没有必要凡事使得人人满意,问心无愧即可。相比较之下,自己活得轻松愉悦倒是重要的事。
天气预报准确,风雨如期而至。假期里将秋冬的衣物翻晒收好,把夏天的衣服洗净晾晒。夏天是个天真又性感的季节,令人想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