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戏剧教育,你需要知道的

你要是现在还不知道戏剧教育,那你就OUT啦。我们来看看各国戏剧教育的发展历程!
在西方发达国家,戏剧课程是中小学普遍开设的一门常规课程。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教育戏剧专家活跃在中小学的各个角落,戏剧课程已经被教育界所熟悉。
“戏剧课”何以有这般魅力,让我们跟着世界各国来了解一下!
英国:用体验来加深理解
20世纪八十年代英国通过的《教育改革法案》将戏剧教育列入学校正式课程,通过学生发挥想象力扮演剧中人物等方式提高语言能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审美与人格发展。
英国著名戏剧教育家布赖恩·威举例说,如果有个学生问你“盲人”这个词的意思时,你可能这样回答:“是指看不见任何东西的人。”但这只能在知识上满足这个学员。相反,你如果回答说:“把你的眼睛闭起来,想法走出这间房间或这栋大楼。”那么你让他切身体验了瞎了眼睛的感受。
这样做,你不仅仅在知识上,而且在情感上给了他启发,或许你可在他身上注入能和盲人共鸣的感情。他就有可能记得并体会到做一个盲人所处的境地,培养与人共鸣的思想感情。
美国:把戏剧的功用发挥到极致
1994年,艺术教育第一次被写进联邦法律,将戏剧教育正式纳入幼儿园至高中的教育体系中。并将戏剧作为一门独立的单科课程在中小学开设。美国认为,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其创作、排演的过程可以锻炼人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非常适合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美国的基础教育,就把戏剧的这些功用发挥到了极高的水平。
比如,美国戏剧与教育联盟公布的一份9至12年级的教学大纲,不仅涉及剧本写作、舞台表演、舞美设计、导演等各个方面,更涵盖了戏剧历史与文化背景分析、戏剧与影视等艺术形式的对比、戏剧批评以及对世界各个国家、民族戏剧的认识。每一部分包含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标明学生应该如何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些任务。
加拿大:重视教师培训
加拿大艺术教育家韦爱诗提出了“开发性戏剧”概念,认为戏剧在开发一个孩子过程中,至少能促进以下八种能力:感觉能力、运动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感情能力、精神能力、社交能力和知识能力。
因此,加拿大从小学到高中均有戏剧课。学校有专职戏剧教师和戏剧活动室,学生可每周去戏剧活动室活动二到三次。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许多教师利用戏剧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课。鉴于戏剧对学生开发的重要性,加拿大对教师的培训非常重视,比如办多种形式的教师进修班;请戏剧教育家到教师的课堂里去,和教师一对一地合作一年;或者是一组艺术家进驻学校一段时间,协助搞出一个教学大纲来。
港台:从课外活动到必修科目
1971年台湾的小学就设置了“儿童戏剧班”。从2001年台湾开始实施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艺术与人文”课程领域的“表演艺术”学习与统整教学中,自2002年开展戏剧学校课程教学,高中阶段将戏剧列在选修课程中。
2001年台湾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国家艺术标准》颁布,明确把戏剧列为其教学内容之一。从而戏剧逐渐成为台湾高、中、小的教学课程科目。在香港地区,在2001年以前,戏剧被当作课外活动。2001年至2002年,戏剧成为香港选修科目;而在2002年以后,戏剧就成为香港必修科目了。
以上,就关于戏剧教育的一点点小知识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