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
《三国演义》的主旨

《三国演义》的主旨

作者: 猫猫姐姐玉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5-21 11:24 被阅读0次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演义》通过对刘备、曹操、关羽、张飞、孔明等几个主要人物的塑造,以历史的演进为线索,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望。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可谓是仁君的典范。对于朋友:他为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而伤心愤怒,忽视军师孔明的劝告,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大举攻吴,不计得失,最终在夷陵之战中惨遭溃败。对于贤士:刘备为请诸葛孔明出山而“三顾茅庐”的故事传为千古美谈,作为一个主君,在孔明要处理他犯了军纪的好兄弟张飞时可以无视身份而苦苦哀求。于白帝城托孤时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表现了他对于贤士的无比的信任与敬重。对于百姓: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可说是秋毫无犯,深得人心。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被后人认为是乱世枭雄的代表。他“雄略冠时,智谋出众”,但在性格上确是一个与刘备全然相反之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在徐州城屠杀无辜,甚至猜忌之心严重到在梦中杀害自己的亲兵,有着“挟天子以令诸侯”、制造出“衣带诏”的不臣之心的奸臣。《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几乎承受了作者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全部的痛恨。

          诸葛亮“凡事皆亲力亲为;刘备以国士待他,其必以国士报之”之“忠”,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送嫂”之义,都体现了《三国演义》在道德上推崇忠义。

          孔明高智,曹操雄韬武略,甚至连张飞一届粗人也知道在与张郃的战争中以己之缺陷来做引敌之诱饵,体现了《三国演义》在才能方面“尚智”;一代主君却有着“五虎上将”之名的刘备,体现了《三国演义》在才能方面除了“尚智”之外还“尚勇”。

          “缤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就算是写作《三国演义》的罗贯中,也无法解读写作《三国演义》所参考的三国之历史悲剧,只得将其归为“天数”,表现其“求而不得的迷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国演义》的主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kz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