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芳气笼人是茶香

芳气笼人是茶香

作者: 榛木清 | 来源:发表于2018-04-09 22:38 被阅读0次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提起清明,诗人们总是会以一种哀伤的笔调去描摹景物,而晏殊的这首《破阵子》迥然不同,他刻画的是燕子呢喃、青苔初生和乡里采桑姑娘的戏谑调笑,一扫之前杜牧的"断魂之感"。

    诚然,清明佳节是返乡归家、拜祭先祖的重要节日,也与中国人历来的祖先崇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拜祭的同时也预示着延续与新生,人类如此,虫鸟草木亦然。《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由此观之,清明有"雨纷纷"的闲愁,它承载着后人对先辈的思念,在无边丝雨中奏成一首哀曲;同样的,清明也有万物兴的生机,"千里莺啼绿映红",各类草木以其张扬的色彩装饰着这个属于它们的季节。那饱含绿意的新茶,在这两类之中,自然归于后者。


    新茶

    春日,不同于陕北朔风黄沙的侵袭,不同于关中时冷时暖的无常,陕南以其得天独厚的屏障——横亘的秦岭,造就了一派碧玉小江南的别样图景。也正因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才有北纬33度的新型产茶区。

    商南茶——秦剑

    "明前茶,两片芽",爱喝茶的人对这一谚语必不陌生,它既是评判好茶的标准,也点出了采摘新茶的时间——清明前后,正是采茶时。

    而采茶时间历经三个节气,清明至谷雨,谷雨到立夏,茶的种类也有几多变化,从春茶到夏茶,从龙井到毛尖,浩大的采摘工作也非一人之力可成,这时,由采茶作为媒介,便形成了最简单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勤恳麻利的妇女们是不会放弃这一赚钱的大好时机的,"清明前后,种瓜种豆",除却这简单的农事,也再无其他。此时,各个村落的人便会叫上同村的大小姐妹,在春寒料峭的清晨里,伴着点点疏星,一路笑语地踏上了采茶征程。

    太阳尚未升起的早晨

    刚下过雨,山路仍有泥泞,茶林里露水还很重,行至山顶,裤脚与鞋袜尽湿,但这并不影响采茶人的心情。提出篮子、竹篓,在篮子一侧放好水和食物,万事俱备,即刻开采。采茶也有新老手之分,手脚快的,眼尖手疾,手里采着一片,眼里已瞄准了第二片、第三片,巧手上下翻飞,不至一刻,茶叶就铺满了篮底。手脚慢的,逮着一片采下,唯恐指捏不稳撒在地下,旋即放进篮里,再看下一片。

    采茶,看似轻巧实则不然,茶树高时,尚可直起身子;茶树矮时,只能弯腰或蹲下,来回几番折腾,腰背已开始发酸。最大的考验还不在此,初采时斗志满满,眼疾手快,觉得采满一篮似乎毫无压力。采至中途,篮里怎样都不见满,加之身体的疲累,心里更为烦躁焦虑,这时,可坐下稍作休息了。

    中途休息时刻

    休息之余,想起幼时母亲第一次带我上山采茶,起初怀着巨大的好奇心和跃跃欲试的热情,觉得自己能大干一场,凯旋而归。等到太阳正照头顶的时候,就已经完全熬不住了,我开始发牢骚。

    "好累啊,好热啊,腰酸背疼的,不想采了"。

    谁知母亲却露出狡黠的一笑,"采茶就是锻炼你的耐心来着,看你能坚持多久。"

    闻此,我猛打一个机灵,尽管知道这是再简单不过的激将法,本就好胜的我,轻易中了母亲的"圈套",沉下心继续采摘。

    思绪罢了,耳边响起了母亲的牢骚声,"哎呀,今天风好大,不暖和,不想采了"。抬眼看到她一脸的不情愿,我的玩心就来了,"哟哟,你要撂挑子不干了啊,那可不行",我半是威胁半撒娇,"今天下午我俩要采够二斤,不然我就不回去了,你不帮我,那我就一个人采到半夜"。我仰头挑眉,露出一口大白牙看着她。

    面对我的无赖,她一脸无可奈何,威胁成功!彼此拉紧了西北风吹乱的衣领,又穿梭在高低不平的茶丛中。

    芳气笼人是茶香

    如果说采茶考验的是耐心和手速,那制茶的过程则是考验技术和熬夜的本领。

    白日人多,陆续有采满前来称量的人,茶园主人整日会在制茶房里侯着,仔细查验质量,却也从未严厉苛责哪一位采茶人。有心急手快采摘毛躁的,也只是让她们先行摘捡,挑出不合格的茶叶,遇有量多且实在不合格时,主人只轻言指出:"下次注意一点啊,采小点,一叶一尖的。"随后记下斤数,等到人走远时,悄声将不合格的倒在远处的田埂里,簿子上未做任何更改。

    傍晚三四点钟,炉子生起了火。制茶的第一道工序正式开始。

    杀青

    芳气笼人是茶香

    简而言之,杀青就是除却新茶中的水分,在炉子的高处倒入,低处出来的,就是历经第一道工序的茶叶。火候,是做好茶叶的关键,木柴不可添多,也不可过少,火候重,茶叶太干容易破碎,火候轻,水分未尽略显粘稠。此刻若是走进茶房,你可感受到不亚于芝兰之室的沁香,满屋的茶香萦绕鼻尖,如同钟爱的姑娘在你的心头搔痒。

    做形

    芳气笼人是茶香

    与杀青紧密相接的,就是做形了,低处出来的茶叶或曲或直,形状各异。听得茶园主人讲,他最擅长的,是做扁形茶和曲形茶,无缘得见全过程,只是在冲泡成品茶叶时,观察到有曲形与扁形之分。

    烘焙

    不同于面包之类的烘焙,茶叶的烘焙仍需柴火的加持,上加重物的挤压和旋转,让整个茶叶均匀受热,半自动化的烘焙减少了人为的工作量,而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中途也要不时地查看情况,保证最后一道工序圆满完成。

    之所以说制茶考验技术和熬夜能力,一则在于每一道工序的把握和无缝地接合,二来制茶炒茶的过程多在傍晚且持续到深夜,时长近一月的采茶季,每日如此,不可不谓是一场持久战。

    制茶完毕,茶叶自成了。言于此,想起了苏轼的《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今人似乎少有古人的情致,自然也难以体验这取水烹茶的乐趣。想来古人言"吃茶"、"吃酒",是见其制作过程与"吃饭"一样,需要水煮火烧,同为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故用统一的谓词了吧。

    英国人有喝下午茶的习惯,三四点钟,一人或三五好友同行,坐在高楼上聊天亦或读书看报。而作为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何时也能够慢下脚步,携亲友眷属,煮一壶清茶,聊天南海北,欢笑之余,感受一番别样的闲情雅致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芳气笼人是茶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mw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