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这本书非常精彩,上次我跟着他的文字,分享了君子的一些特征和伟大的人格力量,下面再继续学习他精准描写的君子的对立面,关于小人的一些人格特征。
这群人物不是英雄豪杰,也未必是元凶巨恶,他们的社会地位可能极低,也可能很高,他们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学者。很难说他们是好人坏人,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软、迷顿、暴躁,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暧昧、肮脏,许多祥和的人际关系慢慢变得紧张、尴尬、凶险,许多响亮的历史命题逐个变得暗淡、紊乱、荒唐。
小人的危害十分的巨大,许多历史上真正的君子都被小人所害,让人黯然神伤。
小人的行为特征余秋雨写的非常形象:
第一:小人见不得美好。
他们不可能对美好投以由衷的虔诚,只要一有可能,就忍不住去扰乱、转嫁,竭力作为某种隐藏交易的筹码加以利用。
小人可以鬼鬼祟祟地把一切美事变成丑闻,因此美好的事物不能让小人染指或过眼。
第二 小人见不得权力。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小人的注意力总会拐弯抹角地绕向权力的中心。他们敢于大胆损害的,一定是没有权利或权力较小的人。他们对权力本身未必迷醉,只迷醉权力背后自己有可能得到的利益。他们压根儿就没有稳定的对象概念,只有实际私利。
第三 小人不怕麻烦。
小人是不怕麻烦的,怕麻烦做不了小人,小人就在麻烦中成事。小人知道,越麻烦越容易把事情搞混,只要自己不怕麻烦,总有怕麻烦的人。
第四 小人办事效率高。
小人急于事功又不讲规范,有明明暗暗的障眼法掩盖着,办起事来几乎遇不到阻力。他们善于领会当权者难以启齿的隐忧和私欲,把一切化解在顷刻之间。
第五 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
小人在本质上是胆小的,他们的行动方式使他们不必害怕具体操作上的失败,却不能不害怕报复。于是他们的使命注定是要连续不断地伤害被伤害者。小人不会怜悯,不会忏悔,只会害怕,但越害怕越凶狠,一条路走到黑。
第六 小人总是把自己打扮成无辜者。
他们反复向别人解释,自己是天底下损失最大的人。
第七 小人永远离不开造谣。
小人要借权力者之手或起哄者之口来卫护自己,必须绘声绘色地谎报敌情。他们编织的谎言要取信于权势和舆情,必须大体上合乎浅层逻辑,让人一听就立即产生反应。
第八 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小人精明而缺少远见,因此他们在制造一个个具体的恶果时,没有想这些恶果最近最终组接起来将会酿成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当结局终于出现的时候,他们已经完全控制不了局面,只能在人们的憎恨中快速毁灭。
小人的危害那么多,这个社会明明暗暗有许多小人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余秋雨认为最根本的是要不断扩大君子的队伍,改变君子和小人的数量对比,尤其需要有一批比较纯粹的君子,不受小人生态的诱惑,以更纯粹更响亮的方式昭示出高贵和低贱的界限。
所谓伟大的时代,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一个社会如果能出现一种强大的精神气氛,使小人在社会上从中心推到旁侧,从高位降到低位,从主宰变成赘余,这个时代已经在问鼎伟大。
在我看来,每个人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标准,增强自己的判断力,善于识别小人。面对小人时有智慧有手段,使小人永远上不了台面,王阳明就是特别健全的君子代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