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谢谢你,让我见到了你

谢谢你,让我见到了你

作者: 敏而好学w | 来源:发表于2021-07-25 22:14 被阅读0次

      ——北京大学博雅讲堂—2021年前沿与交叉研修班学习心得                               

            河南省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    王敏

           

    7月23日晚上7:40分,我刷着身份证从西门走出了北大校园。

            很留恋,很不舍。成年后的我很少会留恋某个地方,有了女儿后更是在每次出差之后争分夺秒飞奔到女儿身边,好听她唠叨,以弥补上我不在的时间她的经历,这是小时候我俩的约定,毕竟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我却在4:45分北大培训之后,又一次沿着未名湖走了一遍,再看一看博雅塔,丛林掩映中,这个充盈着浓烈醉人的人文气息的北大;这个见证着传统与现代的北大;这个引领着现在也势必影响着未来的北大;这个一直谦逊而又骄傲着的北大;这个氤氲着厚重与坚实的北大;这个虽在北国却又像一幅江南水墨画的北大;这个又本真又淳朴,又神秘又庄重的北大,我真的很不舍得离开。

            很感恩,很感谢。我是一名文科生,误打误撞的被幸运之神眷顾,得以在北大学习,虽然学的是生命交叉学科,虽然我听的很吃力,但我每节课都在认真听,每一位大师,明明真的已经是大师,但却看不到咄咄逼人,一开讲,温文尔雅,和风细雨,谦逊谦和。惊呆于他们的高端高深,震撼于他们的成就与平静,被他们的情怀与坚持所征服。对他们来讲,最难的不是讲他们的研究方向,专业领域,难的是要怎样通俗易懂,要怎样处理深与浅,要怎样在短时间内让本学科的老师有收获,让我们这样的门外汉不至于傻愣一直小白到最后。北大的包容浸润到这里的每一个北大人,谢谢你们录取了我,并且一直给我加油打气,告诉我打破禁锢,打破界限,感受这个世界的博大。

          越了解,越深爱。  已经在高三呆了12年的我,每年只是为学生考生北大清华而高兴,因为那是荣誉。就像今天我进的一家裁缝店,一位1976年高中毕业的老裁缝都会问我,今年一高考了几个北大清华啊?我很惭愧,我们今年只有一个学生被清华录取,报考北医的690分也终于无缘北大,走了3个上海交大1个复旦。我老实地像犯了错的孩子一五一十的交代。我还是忍不住问了句:你们也都会关心咱一高走了多少北大清华吗?老裁缝得意地说:那当然。就像邻居家生了个宝宝,我们都会为他高兴。邻居家遇到什么事,我们当然也不开心。没去北大以前可能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但去了北大之后,我不觉得失败,只是深深地遗憾。不觉得失败,是因为我们在中国乃至世界顶级的科学家面前,我们的情怀,我们的格局,我们的视野,我们的坚持,我们的精神,都远远不够。深深地遗憾是因为我们的学子无法在本科时就聆听北大大师的教诲,无法在本科时就直接被北大精神浸润引领。

              不追星,只追光。

            听完王恩哥老师的《物理改变世界》,我可能第一次有了一种物理人的情怀真的是至高无上的感觉。(请别笑话一个文科生的浅陋认知)他说“中国人现在是有机会和世界最好的人坐在一起,他们认为我们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元素。我们终于不再被美国人卡脖子。” “科技成果产业化在中国很难。没有路总要找一条铁索桥。铁索桥是软实力。”“人类文明的进步一种可以用数字来表现。另一种是可以用材料来定义。谁掌握材料谁掌握未来。材料是基础。”“中国的工业界要敢于为科技界试错。中国未来十年是个硬科技最好的时期。”……等等好多好多啊,我都很震撼,我喜欢他的爱国,担当,他的坚持,他的大义,他的无私,他的情怀。
           

    王杉院长的《明日医疗:互联网时代医学之机遇与挑战》,“医学是生命和血的代价促进这个体系”让我体会到了一位从医人员的心痛。“医改的深入不是靠自己的雕虫小技,而是各级各类的协调合作”让我看到了他眼里的期待。“不会觉得不方便,也不需要觉得特便利,无感的状态最好”也让我喜欢他的不雕饰的自然。“医学顶尖领域里面临跟芯片一样的困境”也让我心痛他的忧伤。 “用钱能买到的我国已经问题不那么大” 更让我敬佩他的国家自豪感。面对王院长,我就忘了我是个文科生,本能地跑上台去跟他谈了我的想法,厚着脸皮问他要了签名。王院长说,见你的字这么认真,我也得好好写了。又飘逸又有力度的签名会激励着我更努力教出更多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情怀优秀学生。
           

    其实听完了所有老师的课,我发现爱国担当大义无私情怀坚持这样的词语评价很单一,但又真的很准确,仿佛什么都没有说,但又仿佛穷尽所有。几年前在电视上见到饶毅老师,被他的智慧、率真、幽默、个性、帅气一下子吸引。很快找到了2013年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老师写的“闲人—贤人—盟友—兄长—老顽童”饶毅,捧腹大笑之后,又看了百科,喜欢他的关于“爱国”的言论,喜欢他的“做三种人”的视角,”喜欢他关于“创新和冒险”的观点,喜欢他的《回国:全身归属和全心参与》,喜欢他的大胆他的勇敢他的直言他的仗义他的无私他的个性不迎合不奉承。有人说,饶毅老师为什么不用课件。我觉得,见到饶毅老师,就会有一种力量,他就是磁场。他提前候场,也会搓手,也会挠头,也会摸鼻子;但他会打断主持人不要过多的介绍他自己而影响了讲课时间,虽然我们都知道,他的到来,包括主持人在内,都有一种因崇拜而自发的敬畏;他会在即使停电了,全场一片漆黑,不能再借助于话筒时,已经59岁的饶毅老师仍然年轻俏皮地站着(有拍的照片为证哈),仍然不停下他的讲课,他讲的内容跨越国界,超越学科边界。有一种人,即便是只在那儿站着一言不发,已经是一束光。
            朱青生老师的艺术史,为我打开了另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创造力既要学会传统的图示对图示的超越。别人做什么时,自己做艺术就要做的和他不一样。而当今很多人都只是在模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要让千城一面变成千城千面。不要做精神的奴隶奴才。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创造性,小时候就引发他们对人类整体的看法(大山里的孩子,中国的孩子,世界的孩子)。学校要有基础课,这是个图像时代,80%的图像,不培养,他就不会表达。这位艺术家,65岁,却健步如飞,语速很快,表达流畅,思维敏捷,逻辑严密而清晰。听完课我搜了好多朱青生的词条,并且有针对性地推荐给我的朋友看。我觉得这就是艺术的力量。我读懂了朱老师对孩子对国家的未来的炽热、挚爱、痴爱。我想,真正的读懂,是回到学校付诸实践,最起码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带着学生感知自然,感知四季,感知生活,感知周围的人和事,无感是很可怕的,我不想让自己费尽心力到时候培养出来的是一个个巨婴。下课了,追到外面,继续听朱老师讲,但又担心他站得太久会累,其实我想多了,这种专注某一领域某一专业的赤子怎么会老呢,他们有无穷大的精神力量!

          我希望我也能让每天都有花开。这是我听了邓兴旺老师的课后最直观最具体的感受。邓老师说“改变世界的都是年轻人”,“罗汉果,甜度是蔗糖的300倍,但一点热量都没有”。我很期待,毕竟这是个宠溺嘴巴的时代,又美味又健康的食品自然是绝佳。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听了罗述金博士的《生物多样性的遗传与演化》,我好期待课件,然后发给我们的生物学科的老师,因为学生的遗传这一专题总是丢分。原谅我,此刻形而下了些。总之,好实用,也好有趣。我终于放下心来,因为知道狮子和老虎在不同的空间,因为在同一个栖息地不可能出现两种顶级生物,所以不用考虑是否两败俱伤的问题。也感觉自己很厉害,终于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明白了先有蛋再有鸡,虽然概念有点偷换,但也真是乐在其中。李志远研究员的《定量视角下的生命科学》在我看来是高深莫测的,听完很有挫败感,因为真的太专业。但又真的很敬佩,觉得她做的事情很伟大,觉得她就是那个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陈鹏副院长的《化学驱动的生命前沿探索》虽然对我来说因为专业而理解起来有难度,但我仍然喜欢听,觉得有种安全感,不惧怕未知,因为有他们在。而且,最怕化学的我,突然一下子也觉得化学也没有那么狰狞。我没有买23号上午的票,是因为我真的想听田刚院士的《数林漫步》,虽然正式讲课用的不是这个名字,但我还是被这个充满人文充满诗意的名字吸引了,暂时忘记了我可能完全都听不懂的尴尬。很庆幸,我一直听到最后,我甚至在朋友圈说“听了田刚老师的数林漫步,就是有个强烈的想法,要是我小时候或者高中时也遇到田老师这样的,我会不会也不会恐惧数学,不喜欢数学。”不过,我还“窥探”了一下看有没有我的数学老师在里面。细细想来,我初一的数学成绩最好跟我喜欢听数学张老师讲课有关;高一的数学成绩还不差是跟一直对我不离不弃的数学左老师有关。

           

    我很庆幸我没有知难而退,因为我终于迎来了我可以听得懂的学科。我以为。课一开始,我就发现我错了。可能听理科老师上课,我会自动选择听我听的懂的,去理解我听不懂但可以抽象的精神性的东西,而听文科老师上课,我会一直去想我没有听懂的。外行看热闹,内行听门道。可面对着渠敬东老师的《蔡元培的美育》,我发现我仍然是个外行,而且反省也是最深刻的。如果科学可以让我狂热,让我义无反顾地去奔赴的话,文学的力量却是让我适时的安静下来,一遍遍告诉自己,不要轻易被喧嚣所裹挟。让我谨记:不能成为一个只为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而没有情感教育的老师。让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上午生产,下午钓鱼,晚上进行批判。要学会真正放松的自由,也要学会我们真正思考的自由。要做一个气韵生动的老师。要培养学生有身体和心灵呼之欲出的生命力,对生命勃发的好奇,不惧怕不胆怯,只要感兴趣就要勇往直前。培养有生气的人是最根本的教育目标。我们的孩子似乎都是为了社会的需要来养成自己,无非就是根据社会需要来成功做到而已。他们只有一层而没有多层的丰富世界。渠老师说的话让我大汗淋漓,如坐针毡,羞愧不已。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坚持初心,守住初心,并且自以为做得还不错,但听君一席话,才发现我更多的时候并没有教会学生在多重的世界里找到平衡找到支点找到属于自己的韵律。他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还有另一种存在方式:协调自己和世界和解,包容装下和社会背离的东西,张弛,松紧,快慢,有度有序,兼而有之。他们已经很少有另一种体验:鉴赏和辨别是最重要的能力。鉴别会提升我们对情感的认识。为别人活着的乐趣。凡事真正能做出事业来,只有不在意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做出伟大的事业。才能不惧不忧,不焦虑不胆怯。人在不同的生活节奏里都会有和社会相呼应的社会方式。不要太沉迷于太执着于零零星星的成败利害的那个世界。现实很痛苦,但心理世界可以很精神,精神世界很美好。自己的小心思在广阔的世界里才会越来越削弱。美是有超越性的。原谅我,恨不得把渠老师的金句都写上。每一句都触及灵魂。可能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文字的魅力,思想的魅力,浩荡的才情,酷烈的气息,就如一阵电闪雷鸣,夹风带雨,带着巨大的轰响,瞬息间就把我全部心灵占领了。好像一个绳子,一下子把偏离了轨道很远的我拉了回来。这些年,无论是大学还是高中老师,我们都有种感觉:我们培养了不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感恩是什么,不知道;敬畏是什么,不知道;成为什么样的人,不知道;我要为祖国做点什么,不知道。原谅我现在才知道有蔡元培先生的《美育人生》这本书,我决定好好读。让人舒服自己才舒服,去寻找在人与人交往中,人与自然的相处中的位置,去寻找自己在世界的位置而不是自我独大。我会践行这句话。

            我心里一直在想:明年我怎样做才能再来北大学习,我要怎样做他们才会把我这个语文老师也捡进来。因为真的没学够,真的很想再听……因为我想一直追着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谢谢你,让我见到了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oi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