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势为民族复兴。中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已成第二大经济体,但国防科技能力水平与经济地位不相符合。为了巩固现在的经济发展成果,同时国家也有了充足的经费,于是便开始大力发展以前想发展而没有能力和经费发展的国防工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期间首先出台了大飞机专项,投资额达4000元人民币。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赫然在列。十三五规划又出台两机专项,并列为百大工程之首,再次投资4000亿人民币,来推动大型客机和大客发动机研制,初步建立对应的基础研究、技术与产品研发和产业体系。这样密集的、持续多年的政策红利十分罕见,说明民用航空发动机事业受到了整个国家层面的、前所未有的重视,着力发展航空发动机技术已成为连续几代领带集体的共识,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终于迎来了难得发展机遇,同时这也表明国家实施制造强国建设战略的决心。《中国制造2025》就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在建国一百年时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十三五”规划也明确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出台多项政策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预计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将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将继续高速发展30年,直至2050年。
意识形态层面,国家和民众开始逐渐重视科技工作者。10月份娱乐圈的阴阳合同案,以及半年来自媒体对流逝科学家的关注,都反应中国社会正在从娱乐化向理智化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科技工作者对社会的重要贡献,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且给他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意提高他们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这表明部分人开始冷静下来,思考依靠互联网赚快钱大钱模式的弊端。这是个好的趋势。同时,国务院在2016年以194号国函的形式将每年5月30日科技工作者日,表明国家层面也开始更加重视科技工作和科技人才,并着手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技术层面,信息时代仅仅持续了30年,人类就开始迅速进入AI时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借助人工智能,将涌现一批新技术,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还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劳动成本。同时还能实现行业优化,开拓新的市场和就业,这将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还将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主导社会变革。更重要的是在AI领域,我国已经大体上能够与世界先进国家发展同步,人工智能是我国实现弯道超车并引领全球的重要机遇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