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场意识:永远不要忽视场域的力量

场意识:永远不要忽视场域的力量

作者: 林畅是个小太阳 | 来源:发表于2024-03-04 08:37 被阅读0次

    场域是什么?就是任何二者以上的关系,对于课堂来说就是“学生们”共同形成一种东西,是彼此的关注。最重要的东西往往是眼睛看不见的。虽然场域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又确实是存在的,就像磁场、电场一样。很多初级的老师并不明白什么是场域,更不明白为什么营造场域会那么重要,而专家型老师则会掌控场域为教学效果加分。

    举个例子。在线上直播课中,如果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是一种一对多的场景,这种课堂就像是广播,是很多个老师与单个学生的单向关系的集合,学生和学生之间并没有产生关系,每个学生是一个孤岛,互相感受不到彼此。这就是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不能比的硬伤,而线下课堂让学生的物理位置在一起,坐在一个共同的空间里就能马上形成关系网。线上课堂想要达到线下课的这种效果,恐怕还要未来的VR技术能把我们的眼耳舌鼻身意等身体感知虚拟到一起才行。所以我建议老师讲线上直播课一定要求学生尽量打开摄像头,因为非常明显的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一种状态,但是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会是另一种状态。如果学生没有打开摄像头,关闭的摄像头后面是一个独处的他,爱干什么干什么,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如果打开了摄像头,不管实际上别人是否关注他,他也会感觉别的同学可能在看着他,这个时候就是一种彼此有关系的感觉。即使这种关系比线下课堂要弱,但仍然能对一个人的摄像头前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课堂实际上是一个社交场所,人与人之间交换的是信息和能量。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可能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新信息的刺激和反馈,进而促进自己反思,学习就发生了。某个学生有意无意说的话,可能成为另一个学生建构自己思想的素材。大脑就是这么奇妙,你永远都不知道别人从你这里学到了什么。课堂就是建构主义认为的意义协商环境,是学生完成个体建构的场所。作为老师,必须熟悉课堂场域社会化的设计,最终引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意义协商,促成每个参与者的个人建构,促进个体大脑内的神经元的连接。

    永远都不要忽视场域的力量。作为老师得有一个意识,就是时刻让个体感受到场域的存在。个体感受到场域的存在,这个场域就会对他施加无意识的影响。专家型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时地会做一些调频动作,其中很多动作的目的都是为了营造场域。

    在线上直播课里,我会在讲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邀请所有正在听课的学生在聊天区打666、888,我并不稀罕学生们的666、888,我稀罕的是在他们打666、888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大家共同学习的场域里面。在线下课上,我也会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分享后、点评反馈之后邀请大家的掌声,同样是存了让大家共建场域氛围的意思在里面,让大家意识到我们在一起,我们是一个爱学习的集体。

    建设场域,人人都有义务;破坏场域,人人都有责任。每个人都在享受场域带来的价值的同时,也要记得为场域建设贡献自己的那一份力量。如果能进入人人建场、养场、捧场、护场的良性循环,人人都具有“场意识”,老师不用加任何干预,整个场域就会进入一个自动巡航状态。最厉害的场域是什么样的呢?就像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太上不知有之”,大家都觉得老师是多余的,只要有这个场域,学生们就可以在其间学得很嗨。反之,如果每个人都挖场域的墙角,你偷一块砖,他拆一片瓦,整个场域就进入了一种劣性循环,直到这个场域的大厦轰然倒塌,每个人都变成场域的受害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场域就是老师最重要的助教。

    关于“场意识”,有以下两点需要老师们注意。
    第一,老师必须对场域的趋势敏感

    也就是说,老师必须能够感知得到课堂场域的能量状态是越走越低,还是越走越高。即使刚开始这个场域稀稀拉拉的,但是如果能够感知到场域能量是越走越高的,就可以保持淡定。老师一定要让场域渐入佳境,宁可在高能场域里讲一刻钟,也不在低能场域里耗一小时。

    我经常会碰到一些课堂,甲方常常在刚开始的时候紧张于一些学生不能完全投入。但我对场域趋势是敏感的,我知道学生总会有人进入状态快、有人进入状态慢。只要趋势是逐渐向好,我就保持淡定并持续加火。如果趋势是逐渐向下的,就必须要有一些干预手段了。比如前面提到过的一次企业内训,学生们一个个玩手机不在状态,我很快感受到场域的下行趋势,如果这时候我听之任之,很快这些学生就会变本加厉,场域的大厦顷刻间就要被他们倾倒了。于是才有了我用幽默的语言表达自己最真实的内心感受来挽回学生参与的操作。千万别硬挺着讲到最后,老师咬着牙硬挺,学生咬着牙硬听,味同嚼蜡、生不如死,每个人上完课都长松一口气交差,这是对每一个人的生命的不负责任。

    第二,老师一定要时刻不忘经营场域

    场域就像火炉,要不断地加柴才能维持。营造场域就是要让所有人更多地意识到“We(我们)”,更少地意识到“I(我)”。比如国庆阅兵就营造了一个所有人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的场域。老师有必要让学生时刻意识到场域的存在,意识到课堂上不仅仅有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存在,还有着同学之间关系的存在。老师要常常强调课堂里每个人的“We(我们)”身份。更进一步,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建场、养场、捧场、护场的意识,让他们知道场域的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受益,而场域的坍塌则人人有责、人人受害。

    有了场意识,我们就可以懂得,一个课堂的效果好不全是老师的功劳,老师教得再好,功劳最多是51%,剩下的49%的贡献都是场域的。一堂好课,吸引学生的是内容,留住学生的是场域,场域让课堂更有黏性。

    <<<田俊国 学习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场意识:永远不要忽视场域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sh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