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共读第四本
【自我本质】共读第13天
1.摘要:第8章 被困在网中:我是未知世界里的我
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Christakis)说到,当我们从社交网络的角度鸟瞰人类时,我们所看到的个人和群体的形象会与平时有。
我们在线上作为虚拟群体成员的时间越长,网络对我们的自我知觉的影响就会越大。谁没有在网上搜索过自己
你是否曾在网络上搜索过自己,将自己的名字输入搜索引擎,看看有关你的信息是否出现?
这些社交网站有一些共同的核心特征:第一,它们让用户能在网站上建立起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主页;第二,用户能浏览其他同网站用户的主页;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用户之间能通过电子信息或其他共享文件的途径进行交流。这就像是一个全天候的虚拟鸡尾酒派对,你能与朋友共度时光,还能遇见陌生人,并与他们互相讲述故事、交换观点、分享笑话、翻看家庭相册、调情,有时甚至能进行得更加深入。
许多西方国家的青少年都认为,除非保持在线,否则他们就会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他们逐渐脱离父母的庇佑,在操场上和课堂中与同龄人竞争。因此,儿童在发展早期将父母视作行为榜样,在童年期和青春期却会试图疏远家人,让自己能在同伴间建立起一个独立的身份。
青春期是一段充斥着叛逆、逞强、炫耀、冒险、越界、争吵、泪水、战略性效忠与马基雅维利式谈判的时期。究竟是什么让社交媒体如此具有吸引力?我们为什么关注别人,又为什么想要获得别人的关注?这也许可以归结到几个与自我有关的问题上。第一,人类大脑十分爱好八卦:我们都爱管闲事,想知道别人的一切动向,甚至包括他们当天的早餐内容。
第二,我们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别人的持。当有人对我们的观点做出积极回应或是将其与他人分享时,我们就会感觉到这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性。当然,若是招致了反驳或嘲笑,我们的自尊就会受到打击。拥有关注或不关注他人的选择权,意味着社交网站的用户可以自由关注那些与自己有相同的态度与价值观的人。
第三,我们还希望自己是第一个知道某个消息并将其广而告之的人。这是我们在童年时常做的事,你还记得抢在别人前面把消息散布到操场上是多么重要吗?如果你是最后一个得知此事的人,这显然反映出你在信息的啄食顺序中的地位不高。第四,社交媒体广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名人十分愿意用它来发布自己的日常想法和最新动态。在过去,这些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都遥不可及,而突然有一天,我们却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走进名人的生活。一方面,公众一直以来对名人逸事的兴趣都是无止境的。
2.感悟:。我们都想要得到别人的注意,而这种追求就是社交网络的核心。如果我们在网络上的表现与在现实中不同,而自我又是真实存在的话,那么,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我?我们是否能划清思维与行为之间的界线?如果我们的行为是虚拟且匿名的,这是否意味着它并不能完全代表真实的自我?
也许有人会说,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规则与服从压力很强大,因此线下活动无法反映我们的真实态度和思维。但如果只有在网络上那种缺乏反馈与社会排斥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表达,这样的“真实自我”又该被归于何类呢?当认为自我能够脱离环境与他人的影响独立存在时,我们需要谨记,这样的自我只是一种幻象。或许还有人会说,其实自我只有一个,只是随情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行为罢了,然而这正是自我幻象的核心。
3.感恩:
感恩静芳准备的新年爱的礼物
感恩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看见幸福过年分享
感恩信任的小姐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