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听说过一个说法:“男性比女性心理成熟的要晚。”当时,我感觉不到。现在,倒是觉得这话不假。
就像我认识的一对姐弟,姐姐在上大学的时候就立志要在某某城市定居,因为那里有海,她喜欢看海浪拍打着沙滩,喜欢看潮起潮落。
当时,我以为她只是说说。毕竟,前路漫漫,谁知道前路是顺风顺水还是坎坷波折呢?
后来毕业了,她真的去了那里。也正如我们预测的,她刚到了那个城市吃尽了苦头。
初来乍到,没有太合适的工作。本科毕业的她也只能在电子厂打工。可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她,还不适应长时间做工,有时候她会因睡眠不足而头晕,问题是工资也不多。照这个形式,想要在当地立足就只有一条路,就是找个当地人嫁了。
可是,谈何容易啊。找配偶不但要看条件,更要看性格合不合,缘分到没到。想要在那个城市立足,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万事开头难,能熬过去就是春天。
无论如何艰难困苦,她依然没有放弃,坚持初心。终于,在她换过几个工作后,找到了一个合适自己的工作,收入也是水涨船高,从月收入几千元跨越到了月收入几万元。她也如愿在那个城市买了房子,安了家。
这是她的故事。
再看他弟弟呢,二十几岁就一心求稳。
找工作要离家近的,结婚要趁早,结了婚就要娃。
这就导致了,经济基础还没有,就要盖楼了。地基都没有,楼自然难盖,天天柴米油盐都要算计着,日子过的苦涩乏味。
好在弟弟也很努力,在他和妻子的努力下,日子还是越过越好的。
终于,日子很舒适、很稳定了。他(她)们也到中年了。
忽然弟弟对妻子说:“我们以后去某某地发展吧。”
妻子很吃惊,她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这是好日子过腻了?
那个城市与他(她)们居住的城市相聚1400多公里。两个城市风土人情不同,消费水平……都不同。这个想法太疯狂了。
妻子素来喜欢安稳的生活,自然百般拒绝,甚至用家庭的和睦来威胁弟弟。弟弟每次都说不去了,可是没多久这种想法又死灰复燃。
妻子意识到,他的这个想法已经成了执念,如果不去的话,恐怕将来会抱憾终身。
于是,妻子也在给自己做思想工作。到了新的城市,虽然消费水平提升,但确实工作机会也多了。而且那里气候确实比较宜居。如果去了,能扎下根也挺好。
如果不成功,大不了再回来。反正自己家也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也不怕败家。
于是妻子同意了这个想法,还说道:“咱们二十几岁的时候,你就想着安稳,现在可好了,好像血脉觉醒一样。倒像你的姐姐了,还非要去个理想城市。”
弟弟笑道:“现在也不晚。”
你们看,这对姐弟,觉醒的时间差了十多年。但我也觉得,趁着还能折腾就折腾折腾。虽然弟弟觉醒的晚,但他更有信心,更有把握。
无论如何,有梦想就行动起来,只要还能折腾,或早或晚,都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