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莫欺少年穷。
你的“自我”哪去了?

你的“自我”哪去了?

作者: linx1991 | 来源:发表于2015-04-18 05:23 被阅读4578次

    由于我所处的行业属性的关系,我得经常呆在电脑的面前。每天捣鼓着电脑,所以我的腰椎和颈椎偶尔不大舒服,貌似这是IT从业人士的通病。

    于是我时不时得恳求我的小外甥,让他给我捶背。然而我很经常是求了半天,他就是不肯应允我的请求。

    无可奈何之下,我只好使出了我的杀手锏—将我的手机作为诱饵诱惑他。

    我的小外甥态度立马转了360度。他何止是满口答应,甚至于连言行举止都变得勤快了好多。

    我半开玩笑,半无奈得对他说道:“你也太现实了吧!”

    我的小外甥,他没理会我,自顾自得玩手机游戏去了。

    真是太现实了!!

    后来想想也正常,因为小孩子是最纯真得。他们内心有什么想法,话语神情上就直接表露了出来。不像大人一样,要伪装,要戴着一层深深的面具。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小孩子的缘故吧。

    因为小孩子说出了我们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做了我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譬如《皇帝的新装》里面的那个说出了皇帝没穿衣服的真相的小孩子,这可是典范哟。

    我们喜欢小孩子大概就是对纯真、不伪装得呼唤吧。

    先说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作为引子吧。

    在某一个镇上,有一个“傻”得透顶的小孩子,他“傻里傻气”的名声远播在外。

    到底他傻到什么程度呢?

    当人们拿十块钱和五块钱让他挑得时候,他偏偏只挑选五块钱。

    有一个牧师听说了这件事,就专程跑过来。他测试了一遍,结果发现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他很讶异,就问小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抉择。

    小孩子的回答不可谓不经典。

    “我如果挑了十块钱,那么只会拿到一张十块钱。但我如果只挑五块钱,那么会有更多的人给我五块钱,这样子我就可以拿到更多的钱了。”

    再说说另一个流传甚广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吧,我至今都怀疑这是一个炒作事件。

    为什么呢?

    孔融把大梨让给他的兄长和弟弟,他的这种做法不符合小孩子纯真的想法。

    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这点小孩子表现得最明显了,因为他们不会伪装、很纯真。

    那么很有可能就和上面说得那个故事里的小孩子一样,孔融是获得了比把大梨让给兄长和弟弟这个损失更大的收益才会这么做得。

    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更大的收益呢?

    我提出一个假想。某一天孔融发现,当自己选择了更小的梨,等客人都走了以后,他的父母亲会奖励给他更好的东西,比如再奖励给他一个梨,这样子他的收益不是就大于他的损失了?

    于是孔融就成为了道德的典范。

    原来还是基于利益的考量,才会有传统道德上高尚的行为表现出来呀!

    也许有人会说我。

    你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

    呵呵,我只是说了我的一个猜测罢了。

    历史省略掉了很多细节的东西,而细节的缺失就让人物不够立体了。

    比如孔融是个大孝子,这样子我们就看不到他对他的父母亲不孝顺的某一个时刻。

    一辈子每时每刻都对父母孝顺、谦恭有礼,这还是人吗?

    是雕像吧!

    孔融每时每刻都得跟雕像一样得装着,他也太累了吧!

    我想,在夜深人静得时候,孔融应该也想从“大孝子”这个满带着累赘的名声里走出来,活出真正的自己吧!

    而凭心而论,人是很难活出真正的自己的!

    因为我们是戴着面具过活得。面具戴久了,就分不清自己有没有戴着面具了,于是我们和面具就不分彼此了……

    所以我是很怀疑中国的一句古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真得“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吗?

    面具戴久了,自己也习惯了伪装,并不把伪装当成伪装。于是把一些不可言说的秘密一并带进了坟墓,不管是遗憾还是。。。。。

    诸如父亲、母亲等社会角色也是一层一层的面具,套牢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就这样戴着面具,过着符号般的生活。

    像小孩子一样,脱下面具,真实得活出自我,大概只能算是一个凄丽的幻想吧。

    去年过年回家得时候,我跟我的两个男性朋友去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处兜风。顺道参观她的刚刚建好的豪宅—哇塞,白富美呀。

    可别对她动什么歪脑筋哟,她已经谈恋爱了。

    她坐在她新建的豪宅里的原木椅子上,我坐在侧边,另外两个朋友,一个坐我旁边,另外一个坐她旁边。

    她脸上带着点戚容,看上去没有睡好的样子:“今天挺烦恼得。”

    我:“怎么了?”

    她:“还不是为了我男朋友跟我结婚的事情。我爸一直跟我说‘那个男孩子对你不错,还是趁早把婚给结了吧。’,但是我一直都没答应。”

    我:“然后呢?”

    她讲话的声音的音量提高了几个分贝:“倒不是我对他没有感觉,只是我还不想结婚。然后昨天晚上,我不知道自己哪根筋搭错了。我竟然直接跟我爸说,我要答应我男朋友的求婚!今天早上,我突然之间感到不可思议了,我竟然是要结婚的人了!我觉得难以接受!所以我今天下午又取消了婚约。我这么做是不是很不地道?”

    我:“不会。每个人有他不同的价值观,有他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权,这无可厚非。”

    她可能内心还是有几分纠结:“我男朋友他很难受。”

    我:“你这相当于给了他希望,接着又给了他更大的失望,他不难受才怪。”

    她:“对得,我突然之间感觉自己是一个坏女人!”

    我:“没有,如果他连这个都接受不了得话,那么只能说明他还不太成熟。人这一辈子什么事都会遇到得,这点小风小浪算什么?”

    她:“不过我还是觉得自己这样子做不太地道。”

    我理解她内心的怪责与愧疚。

    不过我还是劝说她:“千万不要因为愧疚而嫁给他。人一辈子活着就是一种感觉,自己觉得跟他在一块很快乐,想结婚了,那么就可以结婚;没感觉了,觉得呆在一起很郁闷,那么就可以离婚。没必要用孩子、乡里的风评、忠贞不二的传统价值观来勉强自己。这样子活得太累了,根本没有必要。毕竟人这一辈子只活一次,不会有重来的机会。”

    每个人有他不同的价值观。就跟我的这位女性朋友一样,她只想一辈子不结婚,就谈恋爱,就享受那种被人疼爱的感觉。

    一辈子只谈恋爱,不结婚?

    不要脸!

    没听说过这句话吗?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

    可是只恋爱不结婚,真得不要脸吗?

    真得非得让老虎去吃草,让牛去吃肉吗?

    这些不同的价值观的产生只是起源于每个人的不同的天性罢了。就好像有人喜欢异性,而有人喜欢同性。。。

    我的一位台湾友人,他跟我说过一个事实:“我有一对小伙伴,他们同居了几十年了,不结婚。”

    世上是真有这种价值观的人的!

    而他们普遍没办法由着自己的价值观生活,只能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的想法,屈从于世俗的力量,随波逐流。

    我舅有一次跟我说过这么一番话:“如果你赚了很多钱,那么会有很多人,包括那些瞧不起你的人。他们会觉得你很厉害,都会跟在你后边,拍你的马屁。而你其实还是你,不管你赚了很多钱还是赔了很多钱。所以千万不要被别人的评论和意见所左右。”

    对呀!无论如何,我还是我自己呀!

    那“自我”哪去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linx1991:@23Years👍对得哟
      • 23Years:追求自我就像创业一样,是需要勇气的
      • linx1991:@秋日高照 酒逢知己千杯少,有空咱俩切磋切磋😄今天刚好有事,就不能捧场了哟
      • linx1991:@小天要被忘了 👍我倒是没有上升到心理学的高度。只是觉得被社会化的个人,如果能追随自己的内心而活得话,或许会更好,不过这比较难。
      • 046d0ad472f4:我想是有文化的强制作用,一个人必须表现出社会需要他做的角色,也就是虚假自我。在心理学上还有一个真实自体的概念。。。

      本文标题:你的“自我”哪去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be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