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 calm and belive in yourself

作者: d64afb86d7a8 | 来源:发表于2014-10-31 18:15 被阅读2459次

    我从初中起,就决定不生孩子。

    这个决定跟父母的离异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的我才四年级,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对会离婚的夫妻要生下孩子,让我经历一个不完整的,充满争吵的不幸童年。等我渐渐长大,慢慢发现,当父母们感情破裂的时候我已经在这个世界上蹦达十几年了,这是他们不可预料,也无法逆转的事情。所以,我决定吸取父母的教训——不生,就不怕劳燕分飞之后还拖上一个孩子当作垫背。

    就像很多丁克所认为的那样,生孩子是繁衍本能,不生孩子是依靠本能之外的反思,所以不生的理由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决定丁克的理由也不仅仅是因为父母的影响,以我现在的心智模式去回望我的青春期,我当时的考虑主要是三方面的:失职,失格和失望。我害怕自己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母亲,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担心一个孩子的存在会让我失去自我,变成那种神经质瞎紧张的母亲;以及叛逆期的我对全世界都充满了失望,不想让一个孩子来经历满目疮痍的人世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首先放下的是对世界近乎偏执的不认同,不再以全世界都欠我两个亿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就能发现生活其实很美好,完全有理由迎接一个小天使来游历一场。同时,很多我所仰慕的女性纷纷当上了母亲,但是她们并没有因此就失去了自己原有的魅力,反而因为母性的光辉而显得更加美丽动人。再加上这几年亲子类电视节目的轮番轰炸,更是让我原本的坚持被打击地溃不成军。那现在唯一的原因就只剩——我害怕自己管教不好孩子。

    因为这份害怕,让我一看到这本书就非常感兴趣,作者直接把我的担忧写在了封面上——“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如果给我一个孩子,而不用承担一个母亲的责任,那是一件多么轻松加愉快的事情呀!陪孩子玩耍,逗他做出好玩有趣的事儿来,教他说话,给他穿漂亮的衣服,简直就是一个大型真人养成类游戏,最好还能存档读档,等我玩累了还能睡一觉明天再玩。

    但是作为母亲就没那么轻松了,你除了得留意孩子冷不冷,热不热,饿不饿,渴不渴之外,你还得教会他在这是世界生存的技能,得想尽办法上好幼儿园、上好小学、然后度过一次又一次的小升初、初升高,当然还有考大学,关于是否上补习班和兴趣班更是一场博弈;当然为了避免养出一只无法无天的熊孩子,还得确保孩子懂礼貌、讲文明、识大体。就算孩子在你眼皮底下,你也得留意,他会不会通过小小的电子屏被教坏、被伤害、被污染,孩子一离开父母的视线,你甚至能脑补出一部社会纪实警匪悬疑科幻恐怖片。

    我这还没当妈呢这种想法都能一抓一大把,更不知道已经为人父母的心理压力有多大了。所以我迫不及待想要看看作者们是如何解决这个点题的重大问题,却发现作者直接告诉我——“做父母的应该对自己宽容一些。为人父母,孰能无过?上苍仁慈,即使父母有时犯错,也能获得谅解,就好比教孩子学骑自行车一样——摔倒了就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再来一次”。

    要不要这么敷衍!

    这说了跟没说有差吗?

    仔细一想,却发现好像确实是这个理儿。作为一个学生的时候我并没有每次都获得满分,作为一个职员我也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作为一个女人,我更是离满分还差十万八千里,甚至作为一个孩子我也没有做到很好,那么为什么我非要做个完美的母亲呢?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添堵吗?

    在几千年来,人类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是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了,我们的文明并没有因为这些母亲的不完美而毁灭。我们不能强求自己在一切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做好完全的准备,这不现实。只要你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努力去做到更好,那就很好。更何况现代社会比起过往,我们已经拥有了那么多学习改进的途径,看亲子书、上培训班、逛亲子论坛,还有很多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帮助每一个新手父母去做得更好。这本书里就介绍了很多有用的办法来协调亲子关系,比如说,设立全家的梦想清单并逐一完成,来拉近亲子关系;设立家庭事务表让孩子学着去分担家务劳动;比如说养成先看原著再看电影的习惯,让孩子热爱读书……我已经忍不住开始幻想该如何和未来的孩子度过每一个充满爱的睡前时光。

    当然如果你已经是为人父母,我相信在这本书里会得到更多的启发,包括如何传递价值观,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如何既有威严又能陪孩子玩耍,如何让孩子对你既有喜欢还有尊重。不过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尽力就好,用力过猛,反而会对自己和孩子都过于严苛。你并不需要一个呆呆的三好学生四有青年,你的孩子也不需要你是一个符合教科书标准的妈妈,你只要做到有自己特色的妈妈就行啦~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有五颜六色而精彩,所以也需要有学霸型的母亲、美丽的辣妈潮妈、超级会做饭的妈妈、跟孩子一起打电动的妈妈、爱运动的妈妈、以及逗比型的妈妈。所有的孩子都是小天使,孩子会吸取你身上的特质,也会弥补你的不足,最后你们会形成最融洽的亲子关系,有自己的语言和结界,相依相伴的走过共同的人生旅程。

    So,keep calm and belive in yourself.

    ps:这篇书评是写给那些跟我一样,因为各种原因对自己在养育孩子方面不太自信的人,而不敢迎接小生命的人。至于那些把生孩子当做游戏,或者只是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的父母们,还是长点心吧,对自己和孩子都负点责好吗?

    pss:我现在的问题已经变成,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孩子他爹,遇见孩子_(:з」∠)_

    光是为了这些句子都值得一读:

    丹•阿兰德是我的一个导师兼朋友,也是一位心理学家和作家。他们认为,我们的文化总是将玩耍视为一种“让人负疚的休闲活动”,“我们生活的时代很自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但同时又是一个强调工作而不是玩耍的时代。这个时代提倡的忙碌、不是娱乐,是生产力、不是安息日。”——p117

    在《放下压力》一书中,拉瑞•克拉伯这样说道:“一切尽在掌握中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导致了强求,强求导致压力,压力导致束缚,使人成为奴隶,整天忙于盘算和计划生活,从而失去了享受自由的快乐。”——p190

    ……不在因为过去没有采取的行动而后悔不迭,后悔这种情绪对人的影响很大,可以占据相当多的情感空间,给自己更多的空间,把注意力放在当前更能够做成的事情上。——p207

    推荐阅读人群:

    1.父母以及准父母: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不要打无准备的战,不要裸考,如果考试已经开始,那么开卷考也比闭卷要简单一些。但若在这场考验自己照顾孩子能力的终生大考中你只能拥有一本参考书,那就选这本吧。

    2.教育工作者:学校教育只是儿童教育的一小部分,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在教育孩子的同时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家长,一定会帮助孩子建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善莫大焉。

    3.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负面影响的孩子:童年,青少年时期所遭受的打击,遇到的问题,会在孩子的一生中都留下阴影,如果至今不能释怀,这本书从父母的角度解读家庭教育,或许会让你明白,父母所做的事所说的话确实会在不经意间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但这大部分是出于父母的爱和怕,加上性格和经验的局限性。不如放过父母,也放过自己,给自己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fbb226673439:很好的文章!
      • 我的名字叫清阳:很好的文章。
        人们做事/不做事的动机,往往是因为害怕。真正可怕的是,他们会找很多看似相关的理由,却拒绝承认自己其实是害怕的。 你能认识到这一点,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 d64afb86d7a8:@taoyh 共同成长~
      • taoyh:总结起来就这几个字:伴随成长。
        lsb332:@lsb332 :+1:
        lsb332:@taoyh :+1:

      本文标题:keep calm and belive in yourself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gv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