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的一直会苟且。一段拉拉扯扯的感情,一份忙碌又没有未来的工作,一个不讨厌但也谈不上喜欢的专业。好像生活中有无数的例子在佐证这个看似毫无逻辑的哲理。
其实这背后是有深层逻辑的。
比如,你慢慢地接受自己的平庸,为了让自己融入环境,将别人当做自己的目标和比较对象或者是标准。核心就是你的标准变了,你对自己要求的标准变了,而且你还不断地降低自己的要求去达到跟身边人一样的水平。在西农你对自己的要求是进入前百分之二十,雅思考过,而在山西农大,你的目标虽然是年级前百分之十,但你对自己英语的要求就可能只是不挂科。可能你的室友都不喜欢出去玩,都不喜欢读文献,你也会觉得别人也不读,你也不读,就会心安理得。与其说是你身边人不够优秀,还不如说是你自己对自己认知不清晰,不知道拿自己和过去的自己比。
一份工作可能会花掉你百分之八十的精力。除了工作,你还有其他事情要做的,生活,家人,那一个都比工作重要。你只有从工作中节省出来精力,才能将节省出来的这一部分用在让你快乐和思考的方面。你要做的,不是为了这百分之八十精力贡献百分之百的自己,而是怎么把这些百分之八十的精力缩短到百分之五十,同时还要保证自己的效率和质量。随着你对工作内容的熟悉和掌握,你工作的内容会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容易上手,而不是你觉得靠这份工资你还有保障,或者是做着这份工作让你感到充实,又或者说让你有事可做。
当你和环境格格不入的时候,是好事。说明你要和环境磨合,要思考,而这个思考的过程,其实也是机会。如果你一味地接受环境,那你可能会慢慢地被环境改变。希望你永远有很多时候格格不入,而不是被环境同化得毫无学习和发现的可能。
永远慕强,永远向优秀的人学习和看齐。优秀的人身上,一定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不管你对她的感情或者态度怎么样,他的优秀都是不以你的感情色彩为转移的。朋友,师哥师姐,恋人,都应该这样的,拉拉扯扯的,根本没必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