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学着摒弃外部的杂音以及浮躁静下心来看书,也慢慢开始能走进书里,这是第一次看完全书来这么认真地写读书笔记,也是第一次在写读书笔记之前又一遍遍回顾,从进入书享受阅读,到跳出来整理书的脉络和内容,画出了一个详细的思维导图。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现学现卖的东西,阅读、画结构、复述、融合,正是学习和行动的过程,也是深度思考的过程。
《精进》一书是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努力、成功七个维度,来讲述“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并不是看完这一本书的七个章节就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但是通过这七个维度的思考,我知道很厉害的人究竟因为什么而厉害。我模仿着一步一步往他们的高度走,每天都厉害一点点。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一、关于“时间”
这一章总结下来是接触到了三个概念、三对矛盾。三个概念:“时间视角”、“高/低收益值”、“长/短半衰期”;三对矛盾:“近期未来”与“远期未来”的矛盾、“快”与“慢”的矛盾、“深”与“浅”的矛盾。
通过“时间视角”说明一个观点,应该在积极过去、未来视角和享乐视角当中取得平衡;而基于未来视角,又分为“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作者是提倡五年规划这个概念(而不是三年或者十年),是因为五年这个时间在近期和远期两者之间能够取得较好的平衡。而“远期未来”需要更加场景化、具体化、可实施的目标,才能在短期未来下稳扎稳打,克服“抄近路”心态。在实施近期目标时,也可以通过降低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来提高“逃避成本”。时间不是无穷尽的,所以要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收益值和半衰期两个概念组合,将我们要做的事情划分了四个象限,哪些事情值得做?答:高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情。但是往往这类事情很少见,所以合适的做法是要关注低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情,虽然收益值一时低,但是只要半衰期足够长,收益就可以不断叠加。
以上,是对时间的认识以及将时间如何用的技巧性问题,而“快”与“慢”、“深”和“浅”这两对矛盾,更加偏重于时间运用的心态意识流层面,打破了常规“时间管理”只打快招、不练慢功的弊病。工作要快,生活要慢。提升时间深度,找到自己一项兴趣爱好慢慢钻研和深入,感受忘我的“心流”状态。能做到这两点的人,不仅是时间运用的“高手”,更是幸福的“高手”。
这一章打动我的,不是告诉我应该如何更快,而是“慢”。
关于如何快,之前学过很多时间管理的东西,用过很多app,却依然用不好我的时间,因为我和时间一直是对抗的,它一直跑,而我一直追。与其老是害怕时间浪费在不值得的事情上而懊悔,不如试试让自己慢下来,在休息的时间,做点低收益、长半衰期的事情,比如把打游戏的时间用来唱唱歌、练练字、看看书,吹吹我的小口琴吧。
二、关于“选择”
我是最有选择恐惧症的,过去的人因为选择太少而迷茫,现代人很多是因为选择太多而恐慌,我就是其中一个。这一章方法论和工具较多,又是比较好的心灵鸡汤。对于“选择”,有两个结论:一是要以追求卓越为目标,比当前的格局更高一点,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二是要以破局为开路的剑,打破僵化的固有思维和框架,发现限制性的隐含假设,给自己的选择提供很多的选项。
其实选择项很多,但是却自我设定了很多障碍,其实哪有那么多“本应该”、“不可以”,真正在于,这到底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只有内心深处的渴望,才能激发原生力量,促使着我们去行动,去做出一个一个接近渴望的选择。如果自己被预判的假设困在笼子里,只给自己留一条路,又何谈选择?
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
首先,打开思路,提升思维,构建更良性的思维框架(目标悬置、能力嫁接、特性改造),以提供更多的选项;其次,通过维度分析法精细化思考,选择更好的那一个选项;最后一步,就是对选择做出动态修正的过程。
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敢于尝试改变,但是改变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初心,目标不能丢。还有不要害怕改变,改变不是全盘否定,而是不断完善和精益化的过程。
三、关于“行动”
行动一定是放在“选择”之后的,选择是战略性准备,而行动就是组织能力。如果路选择错了,走得再漂亮都是徒劳。
行动最有效的是“立即行动”。必须要做的事情,即刻去做,避免所有的事情堆在心里,增加心理成本。把简单但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立即做完,就可以空出心力集中在复杂的、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立即行动”后,小事情可以立即达成最终结果,但是对于更加复杂的事情,“立即行动”的阻碍就显得大一点,最常见的语言色彩就是:等我准备好了我再去做。这里就引入了“最小精益化产品”概念,倡导的行动理念就是边准备边做,准备一点就输出一点结果(即产品),比如读书,读书是行动,读书笔记才是产品,那每一个章节的读书笔记就可以看做“最小精益化产品”。我经常想的是“等我把书全部读完,我再开始写读书笔记。”等把书看完之后,要么就是一本书整理起来工作量巨大,望而却步导致放弃,要么就是前面的内容已经淡忘需要重新阅读,增加了写读书笔记的难度(写这个读书笔记时,这个就是我真实的写照了......)。所以按照“最小精益化产品”的设计,就应该读完一个阶段就写点这个阶段阅读的心得总结,等全书读完之后,再对前面写的内容做一个丰富和修正,这样降低了行动难度,同时保证了效果。
当然,输出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一定要敢于分享,分享能获得鼓励,但更重要的是能获得批评,不要害怕批评,批评不是评论,而是要当成一种信息,帮助更好得修改意见,当然,有些批评不一定正确,辨别出有效批评即可,那些无理的批评,当一阵风吹走就好了,不要增加心理负担。
复杂的事情不仅在行动持续力上会有障碍,在时间安排上也会遇到困难,因为往往很难有大把而集中的时间来专注处理事情,这时候,就又引入了“PS图层工作法”,在行动前做好规划,将事情进行分解,对不同类型的工作进行分类,“核心思考区间”的工作不能中断,要集中时间集中攻克;同质性的工作放在一起做,不同类别的工作之前可以有休息或者中断的时间。
行动的最后,是反思,通过复盘,迭代智慧。作者介绍了反思的步骤,通过信息、预期、结果、进度、工具、情绪、阻碍、优势、缺憾、意义几方面去反思结果,但是个人觉得比较繁琐,复盘还是四步骤最好用:
(1)回顾最初的目标和希望达成的结果;(2)行动过程中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3)成功的经验有哪些?失败的原因有哪些?(4)下一步行动开展思路和规划。简单及正义,这个更容易去实施和操作。当然,复盘要及时,同时要更加关注意外现象,说不定对复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关于“学习”
世界属于终身学习者;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学习的人......说的就是学习的重要性。
中国应试教育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无疑给我们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学习有哪些误区?总结如下:(1)被动接收知识;(2)没有学习目标;(3)学到的东西过于碎片化,无法整合,好像学到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到;(4)学到的知识无法转化。作者这一章,就是针对学习误区展开的。
首先,要主动学习,主动构建知识。如果应试教育的学习是记叙文,那我理解的主动构建知识就是“倒叙”,从“问题”出发,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解决问题”就成了学习的目标。那么,问题的质量就很大程度影响着学习的深度,问题需要开放式的,可以探索的问题。
其次,要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将新学到的知识同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链接,哪些是原有体系内的?哪些是新学到的知识,哪些是未知的需要继续探索的知识,通过不断吸收新知识,来链接和补充到原有知识体系中,不断扩展知识系统。
那新知识如何才算真正学到了?有没有方法和评判标准?这时候就需要对知识进行“解码”。 成为深度学习者,一定需要学会解码,不仅要“了解“,还要”知晓“,把学习材料当做主动观摩和探究的案例。解码之后至少得能回答出来几个问题:(1)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意思?(内容)(2)它这个结论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是否合理?和其他理论之间,有什么相似有什么不同?对我有什么借鉴价值?(定性)(3)这个结论放在其他情境是否同样适用?(范围)
最后,就是“干中学”,把知识当做一项技能操练,能调用出来的知识,才算是真正学到的东西。结合“行动”那一章,就是要多输出产品,知识调用越频繁,越熟练,产品输出得越多,越体现学习的价值。
五、关于“思维”
“学而思”,谈完了学习,就到了谈“思维”的时候了。人跟动物相比,在于人是会思考的动物。作者提到图像化思考,便于记忆和理解,因为人对图像的敏感程度比文字要高很多。
会思考不代表就能滥用大脑容量。思维的高效在于输入和输出要实现“简洁”:一要关注有价值的信息,简化思维、清晰思考,这是输入端。二要基于深入了解的“删减”、“浓缩”、“模式化”来培养简洁的表达能力,这是输出端。输入端的有效性可以参考“时间之尺”以及第四章的“主动构建知识”;输出端,就可以用“最小精益化产品”。
高手肯定会“精细化思考”,但是对普通人而言,精细化思考很难做到,原因有三:(1)我们会受到极少数生动形象的具体案例影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2)容易先入为主,第一印象形成之后,后面往往是对第一印象或者结论的论证,对相反的证据视而不见;(3)受自己的认知限制和范围,会有思维盲区。为了帮助精细化思考,作者提供了两个很有效的工具:矩阵和清单。矩阵,通过划分维度,将维度之间排列组合,扩展思维的区间。清单,通过穷举,对选项进行拆分合并,保留最合适、最精华的部分。
最后,我把作者提到的“潜意识”放到最后来讲。因为在我的理解中,潜意识或者说灵感是很难通过学习和行为来进行迭代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所以不能指望灵感迸发来解决困境,关键时刻还是依靠平时对思维的训练,来提升思考的精细化程度。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关注潜意识的特性、灵感容易发生的条件,来适时引导其发生。比如说偶尔放空下自己,让思维天马行空随意放飞下,或者在做主题式阅读时,中间穿插与主题无关的书籍,常常能从无关中获得相关,为破局添一妙笔。
六、关于“努力”
我做过很多努力,都是无效的努力。所有转化不了收益的努力都是耍流氓,努力本来就是功利的,就像自己的技能一样。先反思一下我的努力有哪些问题,然后看看书中是否提到了解决之法。
我“努力”遇到的问题:(1)什么都想学。想学得越多越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2)想做到门门精。(3)不容易坚持。其实因为第一点和第二点的存在,才导致第三点的发生。这样“努力”的,绝不止我一个。这种努力方式,要么会把自己累垮,要么精神分裂,要么迷茫恐慌,每一条,我都在经历。
那书中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更有效的努力?
(1)木桶理论是错误的,有舍有得才是真爱,发挥长处才是制胜法宝。要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领域,做到极致,不死在缓慢起步期、跨过快速提升期,屹立于高原期,才能成为专家。(2)对其他领域不需要精通,可以做到“了解”即可,保持开放的心态,用相对少量的时间进行涉猎,以关注更多可能性和机会。(3)为自己每个阶段的努力设定挑战阶梯,跨出舒适区,每次都比现有的难度再难一点点,跟打怪升级一样,一路刷boss提升经验值,走上超神之路。(4)不以“兴趣”为执念,而因努力而热爱。常常坚持不下去的原因就是“想想并没有想像得那么有意思。”对一个事情的努力和专注就像谈恋爱一样,暧昧的原因最开始可能是因为好感,要是要相伴一辈子,不可能只谈好感,在深入接触之后,维持感情的已经不再是刚开始的那股“兴趣”了。所以,努力的力量是靠激情的驱动,而不是意志力的鞭策。有意义就可以去做,做了就加强身心投入深入了解内涵,在投入中获得收获和输出成果,以此不断获得持续努力的激情。
七、关于“成功”
在达到前六章的高度之后,最终落脚到“成功”的字眼上。这一章没有太多方法论,更多是案例和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成功不是一个具体的标准,但是我很喜欢作者的定义,成功就是越走越近。人生这么长,路那么远,好好走就是了。
这一章刚开始其实是对刚踏入社会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要改变观念,学校是游乐园,社会是荒野求生,要自己寻找解决方法,提升自己的实战技巧。真刀真枪的,绝对不是演习。
在这样的实战环境下,要顺风不浪、逆风不怂。做到三条就已经很成功了:(1)时刻保持主动。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索。(2)做自己。独特性是自己的优势,不要为了追求别人的认同而做事,做最正确的事就行。(3)在保持独特性的基础之上,去挖掘和尝试做一些“酷”的事情。这一点,是我最跃跃欲试的,生命贵在折腾,等回忆起来的时候,才会说“嗯,有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