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我已经是第三次做007写作社群53班的小组长了。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我一开始是拒绝当小组长的,因为自己的时间都不够用了,哪有时间做小组长呢?在多次拒绝后,我主动尝试了一次。其实固定姿势也没那么多:除了每次催收作业和红包,评选小组佳作外,没有必做的事了。有时,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偏见,勇敢地挑战一下自己。
但是,要想做好小组长,也没那么容易。当我学别的小组长,开始点评同组战友的文章时,我发现战友们要不就是没有任何反馈,要不就是说声谢谢。极少有人能继续和我交流思想。点评,变成了我一个人的自言自语,瞬间,我也失去了兴趣。
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小组长? 带着这个问题,我看了自己以前的一篇文章学点横向领导力。对于怎样培养横向领导力,《横向领导力》这本书中提出了三个主要方法:提升自身技能、明确目标和影响别人。接下来,我就把这三个方面,作为衡量小组长工作的三个标准来反思一下。
反思
1. 明确目标
一开始,我把保证小组成员完成写作任务作为目标。时间久了,我认识到仅仅把这个作为目标是不够的。难道我们只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保持精进,增加与战友的链接,大家互相学习才是我们的目标。
2. 影响别人
作为小组长,我能产生的影响几乎没有。以身作则多多点评,我勉强算是做到了。但这种一对多的点评,没有对大家产生任何影响。我自己倒是通过看文章,对战友们增加了了解,也学习了很多知识。
3. 提升自身技能
关于思考技能,作者提到思考问题的四个步骤是:
a. 问题是什么?
b. 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c. 应该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d. 具体的步骤是什么?
a. 我的问题是:小组内的气氛很低沉,像一潭死水。
b. 可能的原因是:大家很忙 ,认为交作业是最重要的,点评和链接不重要。
c. 应该采取的策略是什么?让大家认识到点评和链接也很重要。只有小组长活跃地点评是不起作用的。由中心化到去中心化,发动大家的力量,才能营造更好的氛围。
d. 具体的步骤是: 利用黄金思维圈,明确小组的共同目标。利用激励机制,激发大家的内在动力。
利用黄金思维圈,明确共同目标
黄金思维圈.jpg黄金思维圈,是一个很好的思考工具,帮助我们先从Why的层面,明确自己做一件事的动机。
让我们共同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多点评,多链接?
-
对个人来讲,我们要写七年。难道你想七年如一日,没有精进吗? 如果想,请坚持。如果不想,我们就需要得到更多的反馈。点评,正是得到反馈的好方法。
-
既然要留在这里七年,这里将成为我们重要的“圈子”,何不好好经营这里的人脉呢?我们的亲朋好友、工作伙伴是我们的强关系,而这里的战友是我们的弱关系。如果我们能把战友从弱关系变成强关系,人脉圈就扩大了。认识的人多而只是浅层交流的话,对我们的帮助不会很大。但这里的战友们经常交流思想,是我们潜在的优质人脉。说不定哪天,我们就交上了意外的好运呢?
-
战友们经常交流思想,产生碰撞,会学到更多知识,从而推动我们更快地精进。
利用激励机制
激励分为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外在激励是驱使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外部因素,比如奖金、名誉等奖励。内在激励是驱使一个人内心获得饥渴感、满足感、愉悦感的内部因素。
外在激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是短期改变大家行为的好方法。用不好,反而会造成伤害。比如,小朋友每次打乒乓球,我都会奖励一个冰淇淋。短期内,他很认真,进步很大。有一次打球,因为前一天刚吃过冰淇淋,就跟他讲好不吃了。没想到他一改往日风格,极不认真。事后问起,我才知道是冰淇淋惹的祸。不确定,给他带来了伤害。而打乒乓球,也逐渐变成了为冰淇淋而打。真是一次惨痛的教训。
我觉得,激发战友们,应该主要使用内在激励。通过黄金思维圈,帮大家找到内在动力。如果能为大家创造一个活跃的学习气氛的话,如果主动点评和链接的战友越来越多的话,如果越来越多的战友进步并且能被其他人认可的话,这些来自外部环境的激发、挤压和认同就会进一步催生内在激励。
至于激励机制的设计是一门学问。或许我们可以在小组内搞一个活动试试水?
战友们,
想七年如一日地原地踏步,还是想每日精进?
想独自前行,还是与更多战友交流思想,产生火花?
想孤立无援,还是想建立更好的人脉圈?
这次作业雨,欢迎你点评自己感兴趣的同组战友的文章(最好有改进建议)。
更欢迎你加入值月生的“你若点评,我必回评”活动。
给自己一个机会,你必将收获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