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家学风浓

苏家学风浓

作者: 悟理趣道 | 来源:发表于2019-12-12 21:28 被阅读0次

    1047年5月,苏序去世。8月,苏洵奔丧回到眉山,结束了3年的宦游生活。苏轼兄弟也从此正式就读于父亲,这一年苏轼大约11岁的样子。

    我们前面提到过,苏洵有个“故意藏书”的法子,对提高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很有好处。看起来苏洵教子是讲究趣味性的,但事实上,苏洵也有严厉的一面。苏轼在《夜梦诗》里回忆道:“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坦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讲他小时候,某日玩过了头,到了规定读完《春秋》的日子,发现自己才读了一半,心里着慌,怕父亲责罚,像吞下了钩子的鱼一样。能慌成这样,看来苏轼对父亲还是很有几分畏惧。

    兄弟二人的功课每天都要接受检查,没做完是要受罚的。读书时需全神贯注,心无旁骛,若偶尔望望窗外的鸟雀,或神游几回“太虚”之类,也会受到苏洵的批评。看似清规戒律的教条,实则对孩子很有好处。小男孩儿性子野,更何况苏轼野得不一般。但是一个人要能动起来,去感受天地万物,也要能静下去,清理自己的思绪。精神和思想就在这一动一静之间渐渐成型。

    苏轼晚年被贬海南,卧听幼子苏过的朗朗读书之声,心生感慨,道:“当年二老人,喜我作此音。”做父母的都盼着孩子能成才,这一点苏洵、苏轼都一样。

    当时,苏涣也守制在家丁忧,苏轼兄弟常去请教这位进士伯父。苏涣对两个侄子讲:“我小时候读书,从不让老师烦恼。每日的功课不做完,决不停止。出门上街,规规矩矩走路,在家里也从不懒散。非我如此,我的朋友们都是这样。所以当时读书人虽然不多,但很少有听说读书人犯什么大错的。”苏涣这番话,两个侄子印象深刻。苏辙后来将它记在《伯父墓表》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家学风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cx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