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渴望的独处,原来只是自我逃避的借口

渴望的独处,原来只是自我逃避的借口

作者: 江北晓生 | 来源:发表于2024-01-01 22:27 被阅读0次

平日里都是工作忙碌、生活琐碎,总渴望获得一份独处的机会,哪怕只是享受瞬间的静谧时光。

当机会来了,又能否把握的住呢?

  - one - 

星期天的时候,除了值班的同事,整个公司都鲜有人活动,窗外呼啸的冷风,偶有孩童风铃般的欢笑,伴着折射的日光撒进房间。

没有主动的交涉,也没有被动的教诲,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任你疯狂或是冷静,都是自由。

忙碌时想着读一本书,听一堂课,写一篇文章,做各种有益于提升的各种计划,然而现实告诉自己,不行动,想再多,都将是梦。

早晨6:00起床,在马桶上一坐就是半小时,完成某宝的信用任务,接着打卡签到赚些微不足道的积分,平台就像心理专家似的给你推送喜欢的文章或视频。

点开第一个,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鲜活的生活仿佛被某种超能力牵引着变成了仿生机器,不停地接受刷屏的指令,直到急迫的闹钟响起,才发现屁股已麻木了许久。

提前十分钟到办公室,拿出每天携带的笔记本,规划下周的重点工作和个人计划,草草地提炼几笔,又开启了没羞没臊、自欺欺人的刷屏“事业”。

  - two - 

一个男孩凌晨2:30分依靠在床头玩游戏,父亲说:“你起来,我带你去个地方。”柔和的声音里夹杂着几分忍耐和坚韧。

凌晨3:00的时候,父子两来到早市,小雨下得甚是倔强,淅淅沥沥地打在摊主的斗笠和薄膜雨披上,浸透的水泥地里泛着水花,但丝毫不影响他们招揽客人的热情。

其中的一位摘青菜的摊主奶奶,戴着头灯,眉宇间透着慈祥,微笑着对孩子说:“好好读书啊。”

然后父亲又带他去了农贸批发市场,站在被繁忙聚拢的荧光灯下,问孩子:“你知道他们为了什么吗?”

孩子一改床上颓废模样,眼睛里透着些许的光亮,羞涩地回答父亲:“为了生活,为了子女。”

经过设身处地的亲身感受,孩子最后对自己的行为认了错。

  - three - 

这位父亲的教育是正确的,不论对孩子,还是自身,都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更何况视频之外的我们。

视频下的评论区,一直都是键盘侠和喷子们口诛笔伐的主战场。

有人质疑父亲的教育会压迫孩子引发极端行为;有人评说如果教育的好,孩子也就不会通宵游戏;还有人说这是在作秀,坏习惯岂能一言两语能改的。

当我们用质疑的眼光去评判他人时,说明格局和视角是极为有限且狭隘的。

作为刷视频、玩手机的我们,又能否真正用心完成一次对孩子、对自我的提升教育呢?

再扪心自问:当下的我们又是为了什么?那我们又能否勇敢地承认错误呢?

如果这段视频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偷奸耍滑的荒废,那么我们不就是人人唾弃下的颓废之徒和“伪自律”的形象代言人吗?

  - four - 

自入学起,老师便教育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再大些,明白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涵义,然而离开校园,回归社会后的我们却忘记了时间的可贵。

如今到了为人父、为人母的年纪,总能头头是道地去训斥孩子,却不知那个居高临下的自己早已沦为手机的奴隶,任由时间流逝。

唯有放下,才会自由,也只有放下,才能真正享受独处时光的静谧。

腾出手,去读一本书,去写一篇文章;迈开步,去跑一次步,去学一项技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渴望的独处,原来只是自我逃避的借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fp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