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出门旅行的前夕,从书单狗那里知道了《旅行的艺术》这本书(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虽然只看了三分之一,真是被作者对地点,情绪的细致描写所触动,更加被他信手拈来,对各种名画的解读和感悟所折服。以下是摘抄的几段特别被冲击到的话,大家感受下。
时序之入冬,一如人之将老,徐缓渐远,每日变化细微,殊难察觉,日日累叠,终成严冬,因此,要具体地说出冬天来临之日,并非易事。——即视感特别强,仿佛一位每天都见的老人,不觉变化,忽然某一天,发现已步履迟缓。开篇我就被这一段描写震住了。
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不论是多么的不明晰,旅行仍能表达出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意义。——有时候,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就想逃离当下的工作和生活,这段话是不是特别击中了你的内心?
无论是赏心悦目的事物,还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从中获取幸福的关键似乎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必须首先满足自己情感或心理上一些更为重要的需求,诸如对理解,爱,宣泄和尊重的需求。——有没有想到在风景优美的地方,碰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恶心的人,都让你觉得眼前的美景也不过如此,但作者总结之后,就特别能引起共鸣。
放眼整个机场,到处可见正在移动的飞机,在灰色的地平线的陪衬下,它们多彩的后翼如同帆船赛场上林立的船帆。
在观看一家较大型飞机时也会有同样的感想:飞机也是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动物,尽管机身庞大,尽管低层大气一片混沌,它却仍能找准自己的航向,穿越苍穹。——飞机场和飞机也能写出不一样的层次感。
我们的眼睛试图把此刻所见与先前的认知连结在一起,像是用一种新的语言来解读一本熟悉的书。——这段是作者在飞机上,从高空看地面景观时的描写,这个比喻真的让人耳目一新。
加油站孑然独立,它似乎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乡间,而是属于一种第三空间,即旅行者的领地,就像是独立于海角的灯塔。——我第一次看到这样写加油站的,无数次经过加油站,都没有过这样的感受,作者是多么心思细腻啊。
孤独,是我此时的心境,然而,这一次,孤单是如此的温柔,竟然让我欣悦,因为此时的孤独不是那种置身于欢笑和闹群中,让我意识到心境和环境之反差并觉得痛苦的那种孤独;它源于陌生的人群,在这里大家都明白,沟通的障碍客观存在,对爱的渴求也难以实现,而这里的建筑和灯光无疑也凸现了此时孤独的氛围。——有时候很享受一个人的状态,不管是在熟悉的家里还是在陌生人的环境,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还有那众多的色彩,我像大啖稻草的驴子般,狼吞虎咽着眼前的五光十色。——这段是作者摘抄福楼拜描写到了东方的所见,不用眼睛的“目不暇接”而用“狼吞虎咽”,是不是让人即视感特别强,仿佛一幅画就跃然眼前了。
在即将开始的旅行中,希望自己也能放开心胸,细细感受沿途的见闻,细细记录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