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正像我的做法一样)设想足够清晰,而且牢固地确定下来了,那么这一设想就会控制作曲家从这一点出发的每一步行动……选择就在一个特珠的框架之内进行,随着这个框架的不断成熟,将对接踵而来的设想施加更大的影响。”
对于外部世界来说,这一过程也许是神秘的,但对于作曲家来说,它则有其自身的不可逆转的逻辑:
“我所说的音乐逻辑思维,指的是持续的音乐冲动产生的后续反应,它始终追求暗含在这一冲动里的结果。它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对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所做出的精确计算。听觉想像仅仅发生在作曲家的耳朵里,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它应该是对思维方向的肯定,是为明确的设想服务的。”
作曲家在上述工作中,依赖于我前面提到过的对比的技巧,同时又依靠自己耳朵接到的其他指令——与最初的动机相联系的乐段,结合或置入恰当比例的最初乐思之中元素的乐段。作曲家在进行音调、节奏以及各种曲式和乐章的创作时,必须决定需要多少次反复,决定在体现自己的设想时,什么样的和声、旋律、节奏或对位的变奏是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