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我过得很“拼命”,每天激情满满地给自己安排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今天我突然有种累了,想休息的感觉,因为在运动的时候,我明显感觉体力不支,血一直往头顶涌,紧接着就是头痛和耳鸣。于是,我打算今晚换一种方式过,不工作了。
吃完晚饭,我泡了杯红茶,在桌上摆上纸墨,拿出新买的一支中楷狼毫毛笔,开始边听宋词朗诵,边写心经。我已经有好几个月没练字了,我以为自己写二十或者三十个字就会停下来,结果,一直写到手疼才停笔。停不下来是因为,这个过程,我很享受,那个一直活跃在思考状态的大脑终于可以安静下来了。
练完字,才八点钟,这时我正好在喜马拉雅上发现了许知远的新节目《单读》,突然间我记起大半年之前曾看过他的节目《十三邀》,那是他的第一期,对话罗振宇。于是,我在腾讯视频上挑选了他的第二期,对话姚晨。
《十三邀》对话姚晨这一期给我带来了超乎意料的惊喜,因为它已经远远超越了一档访谈节目,而更像是一部艺术作品,访谈只不过是创作者的一种创作和表现手法。在这个作品中,许知远既是采访者,也是被采访者,即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这部作品的视角是多重的,它在企图挖掘姚晨内在世界的同时,也真实地捕捉和展现了这个过程中,许知远作为高知,对明星的那种不屑以及对娱乐圈的厌倦,但更意外的是,它能跳到另一个更大的视角,通过其他观察者的反问来让许知远反思他的偏见。《十三邀》是一部能够发人深思的写实作品,它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充满偏见,多层视角的世界,我们自以为是地去评判他人,却不知道我们也是他人评判的对象。
《十三邀》又一次激起了我对艺术的憧憬。很小的时候,我就想成为艺术家,我以为自己是有天赋的,但后来我才慢慢发现,自己对艺术其实一无所知,这也是我为什么在重新开始绘画之后,又选择暂停。然而,随着自己对世界以及人性的了解不断深入,我对艺术的理解似乎也在上升,甚至能够看懂一些曾经看不懂的东西。最近,我常常在想,自己现在选择的这条“理性知识分子”之路的尽头会是什么样子,在了解完了这个“宇宙大设计”背后的设计原理之后,我下一步的追求又该是什么呢?现在我明白了,是艺术。
我们总觉得科学和艺术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但实际上它们并没有任何冲突,它们是人性的两面:一方面我们对宇宙充满好奇,想知道自己从哪来,要往哪去,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极度渴望表达,渴望与他人的连接,渴望被理解。前者是科学,后者是艺术。即便我知道了自己感受到的那些情感本质上不过是神经元之间的脉冲,这也不会妨碍我去体会这种感受,去感动着那些该感动的,愤怒着那些该愤怒的。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我相信,这就是我的道路和终点——用科学的理性去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用艺术的热情去拥抱它。
说到底,我现在所有的努力,终究还是为了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