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木兰流芳

作者: 流云满树 | 来源:发表于2016-12-16 11:22 被阅读12次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盛乐博物馆的一角,塑有花木兰戎装蜡像。不由想起这首北魏民歌《木兰辞》。据学者研究,这首民歌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才变得如此脍炙人口。我以为,它是中国古诗中最短最精彩的叙事诗。研究者根据诗的内容,推测花木兰参加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征柔然之战。

我并不关注史实与诗歌有多少出入,我关注的是花木兰的民族身份。没有学者在花木兰的民族身份上明确她是鲜卑族还是汉族。

若以汉族论,替父从军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小家碧玉,足不出户,何时习得骑射?即使佯装混入军伍,没有打仗的本领,如何坚持十年?大胆假设她是鲜卑族,故事的发展就合乎逻辑。那么,“当户织”,“理红妆”,“帖花黄”这些汉族女性的生活细节,充分证明鲜卑族汉化的程度。

拓跋珪在盛乐建立北魏时,采取了三大远见性的举措:一是吸收大批中原人士参赞初基。二是继班爵叙勋之后,又颁布了一道新法令,“班赐功臣将士各有差”。三是五原屯田。

对照北魏、元、清的历史,就会发现,元、清实行的是种族歧视政策,各民族之间离心力大于向心力。

北魏的民族开放性,影响到隋、唐,特别是唐太宗,据说其母亲的母亲就是鲜卑族女性。

真相远去,雾罩烟笼。再读一遍《木兰辞》,心存对巾帼英雄的钦佩。

相关文章

  • 走西口·木兰流芳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

  • 《走西口》

    一座山来一道沟, 何人留下走西口? 烂大皮袄顶铺盖, 家穷逼得出门外。 天不下雨地就荒, 没吃少喝好凄惶。 万般出...

  • 走西口

    记得好几年前,看过一部电视剧《走西口》,那时好像在读初中吧!剧情我已经记不清了,但一个场景现在仍然记得,这就是所谓...

  • 走西口

  • 走西口

    现在才明白歌词里唱的:走路你走大路,万不要走小路了!大路就是正路,小路就是歪路!满囤走的是什么路?他不是走,他是在...

  • 走西口

    爸爸来咯哦哦哦

  • “走西口”

    “走西口” 文∕一笑东方 我是黄河故道的人,我不明白我们那儿的人在艰苦的年代远走他乡讨生活,为什么会去新疆...

  • 《走西口》

    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 怀里揣着你缝的鞋垫垫, 绣着一对野鸭鸭还有水弯弯, 可别再让泪花花淹了你的脸。 哥哥有铁铮铮...

  • 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这一首苍凉而悲怆的民歌《走西口》,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由此想到,中国历史上...

  • 《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实难留, 拉着哥哥的手, 送你到大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送你走, 有几句知心话, 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西口·木兰流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jn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