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写邮件投诉她做错了事。”
“客户单独找她聊天,说她事情没做好。”
“客户专门找些问题,指明找她解决。”
我的同事继续和我碎碎念他的搭档的两三件事儿,昨天说她做事不积极,怕犯错误,今天说起她被客户投诉了好几回,所以真相大白,我终于知道了他的搭档做事战战兢兢的原因。
听完来龙去脉,我一脸问号,这个客户是想要干啥?为什么不走正常的投诉流程,而要和一个小新人一对一的battle,我真的无法赞同这样的做事方法。
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那有千日防贼。”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长日久,人总有疏懈的时候。所以出现疏忽本就是一件寻常的事,更别提一个入职几个月的新人了。
在一个人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如果身边有一个有心人,一直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发现他的一点错处就拿出来提醒一番,甚至在别人面前大书特书,他会是什么反应呢?
最近看到一些家长课堂的直播,其中很多讲到了家长在孩子犯错时的四种无效化批评:批评情绪化、批评泛滥化、批评简单化、批评严重化。长期使用这些批评的手段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或是使孩子变得对任何事情都无后所谓,甚至自暴自弃,不思进取。
我觉得这些观点用在此处也一点都不违和,虽然我同事的搭档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是作为一名职场新人,其实和小孩子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我们老一辈的父母基本习惯于在批评声中教育孩子,最普遍和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孩子拿考试成绩回家,先看孩子的成绩,再问班里最高分是多少,除非孩子考了第一,否则总要来一句别人考了这么高分,你怎么只考了xxx分。有没有亲身经历或听过这个故事?
所以以前的孩子惧怕犯错,因为一犯错误就意味着要迎接简单粗暴的批评,谁被批评了心里能好受?所以尽量只把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又想尽办法把坏的一面藏起来别让人发现。
对待孩子的时候因为爱之深,责之切,父母处事过于激进我能从善意的角度理解,但如果是别人家一直批评自家孩子 ,父母肯定不答应,我自家的孩子只有我能说,凭什么你来指手画脚?
但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进入了社会,就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公司这个大家庭能像父母一样保护我们吗?听到这句话很多人都要哈哈大笑,但面临客户批评的时候,公司的既定流程首先肯定是在内部检讨,再进行外部反馈,就像是关起门来对家孩子进行教育,怎么教是我的事,外人不能越主代袍,一方面是为了不扩大事情的负面影响,还有一方面就是内部教育比外部更有效。
你看,我同事的搭档在客户的穷追猛打下已经缩成了一只鹌鹑,只想在同事的羽翼下工作,导致更加害怕独立完成工作,每做一件事都要找我同事再三确认,效率出奇的低下。而客户还在不依不饶,由此加重了恶性循环,使她信心的建立变得困难重重。但由此谁又得到了什么好处呢?只是短视的人在张扬自己的存在感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