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在简书度过了一百多天不同寻常的日子。时至今日,坚持日更102天了,写了11.2万字,118篇文章,实在难以置信,如此忙碌的我,竟然能坚持这么久。但数据就摆在那儿,不得不承认“坚持”的力量。
在这儿,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所有的美好,也感恩坚持的自己。
在喧嚣的尘世中,简书是一隅可以让我静下心来书写心绪的平台,是一个可以让我暂时停下匆忙脚步洗涤灵魂的仙境,是一个可以让我结识许多有趣灵魂的乐土。
没有来简书之前,也喜爱拍照,并配上狗血般的文案,再发微信朋友圈,宣泄积攒多时的情绪。但所配文案一般不宜过长的篇幅,总疑心别人说自己矫情。久了,便慵懒起来,以至于连朋友圈也不再如之前那般眷恋了。
心灵无处安放之时,遇见了简书,无异于我刚刚困了,乏了,竟然刚好有人递了一个枕头过来,我姑且安然把头埋在枕头里,在简书里安心做一把“作家”梦,体验不一样的生活,重塑不一样的自己,岂不美好?
就这样,我踏踏实实地在简书里忙碌着,让我的文字伴着我的悲喜在简书里安家落户。来简书的初心,欲给自己留下一份用文字作为载体的厚重的礼物。当暮年的自己借着这段文字回忆起当年那个苍白的自己时,定然是百感交集的,生命的光点在于借助一个个慰藉走完斑斓的一生,留下点色彩,留下点痕迹,真好。
我写文字最初的目的,多半出于留住一些岁月的痕迹而写,出于记录一时一景所触发的情绪而写,虽然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但终归让岁月有痕了,终归令自己无憾了!岁月馈赠给我的丰厚礼物,我得细细拾掇。
结识了一群有趣的灵魂。东嘉老师赠送了贝,加入了会员,进而进入了春风群,认识了更多的大咖,他们都是有才气又幽默的人儿。每当推文时,他们给我呐喊助威,点赞留评,助力支持。只是,我实在太忙碌了,极少有空和他们互动,借此文,深表歉意,感谢你们对我的肯定与鼓励。
最该感谢的是一群见字如面的文友,你们可爱、温暖,催我奋进……
最初给我打气鼓励的是梅姐,她一路鼓励我,她犹如一枚知心姐姐。她的言辞之间又似我的师长,我竟然如此依恋她,是内心的一种呼唤,读她的文字总能产生共情。
再就是毛婆婆,她挺热心也挺有毅力,一直在学习《易经》,每天五点多起来更文,雷打不动,我很是佩服。她也几乎每天给我点赞,我也跟着她学习《易经》,同时也给她留评留赞,能学习还能给简友点滴的鼓励,何乐而不为呢?
后来是三五个固定在更文里点赞留评的铁杆文友,无论多忙,多会前来围观我的拙作。
如晓寒,旻旻,冬天到了春天不远,六月荷清香,湘梅子,喵喵喵生,十月烟火……等等,等等,还有一群只点赞不留评的文友,或许大家都过于忙碌吧,中年人的日子并不安逸,彼此间能心照,即是朋友之间最高级别的境界了,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你们都是一群超级可爱的人,温暖着我,鼓励着我。
你们的文字都极其有特色,文风各有其长,反观我自己,实在是菜鸟一枚。刚来简书时,我并不知晓我手中的那点钻贝是微不足道的,我看到美文便点赞留评,身价不菲的文友有时也给我回赞留评,那时我或许觉得是一种礼尚往来,如今想来不免尴尬。其实我乃不名一文之人,怎敢渴求他人赏光我那些拙劣之作呢?如今想来,除了不甚感激,还是不甚感激,感恩你们对我从不嫌弃。
在简书的一百多天里,是充实的,也是快乐的。
晓寒的每一篇文章都彰显出她的实力,基本功最能扛,叙述流畅,语句几乎挑不出毛病。读她的文章,是一种酣畅淋漓的快乐。
而互动中最为快乐的是与旻旻了。今天中午与旻旻讨论关于诗人的话题,旻旻说:最爱苏轼的那句诗,“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最喜欢他这句。之前最爱的是陆游。听了苏轼这句,改爱苏轼了。
我便回复:“我是个滥情之人,两个都爱,咋办?”午后休闲时光,何不逗乐旻旻一下?
没料到旻旻的回复直接把午休快入梦境的我逗笑了。她回道:都收了呗。最讨厌“一生一世一双人”啥的。起鸡皮疙瘩哈哈。铁打的自己,流水的苏轼,流水的陆游……
“铁打的自己,流水的苏轼,流水的陆游……”这就是旻旻,古灵精怪的旻旻,灵秀聪慧的旻旻。
这样的快乐不胜枚举,简书带给我不一样的感觉,是精神层面的愉悦,也希望自己能给他人带去更多的好作品。分享更高层次的精神财富。
感恩所有的遇见,遇见一个心灵栖息的地方,遇见一群有趣的灵魂,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