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半月的游戏公司实习结束了,其实这份本来是毕业找的工作,但结果公司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于是就离职了。总的来说收获还是挺大的,也促使我下定决心写写博客,在这先分享这段时间的感想。
首先是技术方面的成长。
进游戏公司开始996的生活,最重要的原因是学习技术,其次是打了十几年游戏想看看是怎么做出来的。我相信很多做IT行业的朋友刚开始找工作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找的,相比工资福利更看重公司对自己技术提升的帮助。但可惜的是,社会是赤裸裸的,每个人都很忙,好的领导和同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人会带你什么,更重要的是靠自己。
两个半月我最突飞猛进的是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项目就2篇几年前的技术文档和基本没注释的代码下,如何读懂别人的代码。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无论写代码的人技术如何,如果没注释或文档,那都是一坨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水平差的人代码逻辑混乱,解决问题的方案可能会绕弯,不容易一目了然。而水平高的人一般都使用各种接口,一些细节设计的巧妙,也不好阅读。所以当我写代码时往往伴随大量注释,每个类是干什么的,方法的输入输出是什么,如何使用。自己随手几秒钟的注释,就能节约别人几分钟。
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时候我基本都是基于搜索引擎编程,查各种各样的问题,边完成任务边自学。
其次是除去技术的成长,是这次实习最大的收获。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一家公司能够在社会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就一定有他的道理,所以不只是自己适不适合公司,也要看看公司适不适合自己。在实习前,我一直将it公司分为两大类,传统型的IT公司和非传统的IT公司。传统型的一般就接别人公司或政府的单,做一些确切的需求,如各种外包公司,工作重复度很高而且往往技术含量也比较低。而非传统型的一般有自己的产品,没确切的需求,一切都要快、准、狠,在这个市场上争一席地位,工作重复度一般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但在实习后发现,非传统型公司也会干着传统型的活。
这跟公司的目标,高层的野心相关,他们会依此定下公司的制度。实习时的公司主要做的就是手游回合制(换肤游戏,意思是换个人物模型,地图模型等就又是一个新游戏),遗憾的是就真的是单纯的换肤游戏,禀着挣一笔就跑的理念,游戏里没有任何创新,市场给我的份额这么大那就这么大吧,没市场就换个游戏吧。这导致一款游戏背后的团队毫无团队凝聚力,跟没有灵魂一样,那这跟一些没追求的外包公司有什么区别,都是完成任务就OK了,没什么别的追求。游戏运营的好坏和方向,团队里的人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
于是蝴蝶效应开始了。干的活重复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导致跳槽的人多,公司也不注重新人培养。文档注释没人管,代码质量没人管(各种复制粘贴),严重增加维护和新加入团队的人的时间成本,但是老员工不介意啊,因为项目死活跟自身是不挂钩的。团队也只是挂个名号而已。
这种情况,对于类似我这种满腔热血,想干点事情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十分不适应,因此辞职了。
最后有几点想提醒下将要毕业的大四IT学生:
- 不要临近毕业前入职,因为你有毕业论文、答辩、毕业照、户口、档案之类等等的事情要弄(回生源地的话没这么多屁事,不然要在政府部门、人才市场和学习之间奔波),因此你如果提前入职,那就要各种请假。永远不要相信上头说体谅应届生临毕业事多,一样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并且挨骂。
- 若要提前入职,问清楚实习期抵不抵试用期,不抵的话自己要仔细考虑清楚,很多同学会像我一样,觉得自己开始屁也不会,没这么多其他想法,其实不然,进去一般一个月肯定就能上手干活了,不抵试用期很亏的。而且一般实习期不抵试用期的公司很坑,慎进。
- 不狂妄自大,但也不要妄自菲薄。你值多少钱,多问问身边同学的工资,包括实习期和试用期的,要知道公司不只是买你的现在,还有未来。自己心里有底,不然到时聚会或者平时交流后发现自己工资极其不合理,那就很不好了。
- 好好读书,公司跟商品一样,一分钱一分货,有多少墨水进什么样的公司。好的公司一般都有入职培训,更好的还注重新人培养,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公司真的是第二个家,少说一周5天8小时呆里面,IT行业往往不止这个数,身累的情况下心不累的话那还OK的,年轻嘛。
- 隔行如隔山。父母长辈们的经验要听,但只能做参考,因为IT行业是新兴的,有很多东西并不是通用的,多逛逛年薪百万起步的知乎,各种有含金量的论坛,类似我这种个人经历的故事,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
最后祝各位少走弯路,好好学习,不要像我高不成低不就,简直要死要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