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恶!沙钵略竟然已经兵至凉州,说什么为前朝安宁公主报仇,朕看是他狼子野心,寻个借口罢了!”
大殿内一片肃穆,群臣静立,九龙宝座上的天子怒不可遏。
一大臣与皇帝同喜同悲,手持笏板,出列上奏道:“突厥猖狂,我朝就该用兵,把那些蛮夷打回草原上去。”
另一大臣反驳道:“我大隋刚刚建立不久,根基未稳,况平定内乱已损耗不少兵力,实在不宜再起战火。”
皇帝怒斥众人:“不能战,不能和,朕养你们这群饭桶是干什么吃的!”
“陛下,臣愿领兵五千,迎战突厥。”
听闻这般狂妄之言,朝中大臣相顾窃窃私语,颇有微词:“呵,成将军好大口气,你可知道突厥有多少兵力?十万,整整十万大军,你那五千人,还不够人塞牙缝的。”
没错,那人正是成契,他现在的确是大隋臣子。
成契回到中原后,已经改朝换代,杨氏取代宇文氏,然而除了皇室之外,朝中一切供职不变,且杨坚看重成契才能,许诺他加官进爵,实现他在仕途上的抱负。而成契原先就与杨坚有交情,知道杨坚的脾性与自己相符,杨坚比宇文氏更懂成契。况北周绥靖政策已令成契心寒,前朝已不值得他留恋,他便弃周降隋,成了大隋的骠骑大将军,并迎娶了独孤皇后亲侄女,显耀一时。
不知他在夜深人静独自望月时可曾想起过,草原上还有一个女子,在盼着他。
“爱卿有何良策?”
成契上奏道:“臣原奉前朝皇帝之命护送安宁公主和亲突厥,并在突厥居住一年,与突厥贵族相交甚好,已洞悉突厥形势。突厥可汗和众多小可汗貌合神离,勾心斗角,并不团结,况沙钵略这个可汗之位得来的也并不光彩,这是他致命的弱点。利用反间计,远交近攻,强者分裂之,弱者联合之,突厥可破。”
“好!好!得卿如此,夫复何求。”成契说的有道理,杨坚大喜,当即封成契为扫北大将,掌帅印,领五千精骑直奔漠北,解凉州之围。
成契到凉州之后,命守城士兵继续与突厥大军斡旋,行拖延之术。而他则再入突厥内部,游说各部首领,煽动突厥内乱,与此同时还收复了不少突厥中的弱小部落。
阿史那图尔得知后院失火,权衡利弊,决定退兵,先保住可汗之位再说。
成契趁阿史那仓皇北逃之际,连夜偷袭阿史那大营,火烧粮草,生擒阿史那,以此要挟突厥投降。
成契赢了,大隋赢了,而洛笙,却输了,输的彻彻底底。她的国没了,家没了,清白没了,丈夫被抓,就连她唯一爱的那个人也背叛了她。
完了,一切都完了。
那晚,洛笙喝了很多酒。
恍惚中,她看到成契来了。成契坐在洛笙身边,洛笙并没有理他,也没有嚎啕大哭,只噙着泪水望向天空。“傻丫头,你以为仰着头眼泪就不会掉下来吗?要哭就哭吧,何必要忍着呢。”
听到成契的话,洛笙的泪水终于决堤,泛滥成灾。她伏在他怀里,哭得不成样子。
她抬起头,双手抚着他的脸,摇摇晃晃地傻笑,悲伤地笑。
“为什么你要成为投靠杨坚啊,为什么你要破坏我的计划啊,我在你的心里到底算什么啊!”
“你知道我有多爱你吗?你知道我被阿史那图尔蹂躏的时候我想到的是谁吗?就算你死了我都能接受,可是你为什么要成为我的敌人啊!”
她突然放开他,自顾自说:“我明白了,那一年你留在突厥,根本就是为了窃取突厥情报,我算什么,一枚棋子?亡国公主?或许我根本就不在你的眼里,是不是?”
她咆哮地喊着:“阴谋!都是阴谋!成契,你好,你很好,你赢了。”她从袖中掏出他的匕首,对准自己的小腹刺去。
刀刃在那一刹那被他的手生生握住,血液顺着刀剑滴在洛笙的红衣上,消失不见。
他忍痛抱住她,低声说:“别这样,我会心疼。”
她转过身,双唇覆在他冰凉苍白的唇上,欣喜道:“你是在意我的对不对?你还爱我对不对?”
“我爱你。”
“我也爱你。”
一夜缠绵,次日醒来,洛笙已经穿好衣服,床畔坐着个白衣男子,竟是——顾相惟!
洛笙连忙起身,问道:“成契呢?还是——昨晚那个人,是你!?”
相惟不语,洛笙懊恼不已,使劲地敲自己的脑袋,却只能想起昨夜自己与成契交合,他的肩上有道伤疤——
“对不起,昨天我喝了酒,我——”洛笙知道解释无用,黯然道,“你是不是觉得我是个荡妇?”
顾相惟压低声音问道:“你爱他对不对?”
洛笙听到顾相惟的话蓦然一惊,别过脸去,冷声道:“他现在是我的仇人。”
相惟拉过洛笙的手把她拥入自己的怀里,激动道:“洛笙,我没有国,没有家,不知道国仇家恨是什么感觉,我的世界里只有你,你痛苦,我就不得安宁。洛笙,我想永远陪着你,哪怕只是你的情夫,我也愿意。至少你不会再孤单。”
“谢谢你。”她依在他怀里,心里想的却是那个人。
毡车外一个声音响起:“启禀可敦,大汗降隋,我军退兵十里,营内已经挂起了白旗。”
“废物!”洛笙的右手狠狠拍在床榻边,尾指指甲生生震断了半分,帐外小卒听到这个声音不禁战栗起来。
“现在隋军占主动地位,我们的确受制于人,不可鲁莽行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相惟安慰洛笙。
“难道让我对杨坚俯首称臣吗?”
相惟意味深长道:“也未尝不可啊。”
阿史那图尔投降后,洛笙自修陈情表一封,陈明暗恨前朝懦弱,甘愿认杨氏作父,从此以后改姓为杨。
杨坚读信后乐得不可开支,暗叹成契果然是个有才之士,寥寥五千士兵就能让突厥十万大军溃不成军,这洛笙也城府极深,自知不能再靠沙略钵可汗报仇,就主动投降,以保全性命。杨坚亦深知此次胜利实靠计谋,若继续打下去不一定取胜,既然突厥已投降,何不顺水推舟,收了洛笙这个女儿,这样一来沙略钵可汗就成了自己的女婿,至少能换的几年和平。便封洛笙为大隋公主,改安宁为明义,暗示洛笙要识大体,明大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