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和辅导员在一起交流,最多的话题就是坚持做一件事,一定能够有效果么?
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二本学校的辅导员来说,比985、211、双一流的辅导员好像缺少了大的平台、氛围、环境,好像干什么都不得劲,也没有什么目标。
也有这样的困惑,我们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之路比较窄,人家可以做到的,就是“别人家”而我们,仅仅就是按部就班完成一些工作而已,没有将它作为一份职业来做。
有困惑终究是件好事,说明我们已经开始思考,开始遇到发展的问题,在想对策,不管结果怎么样,往前走,在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路上深根细作,总没有错,把坚持的意义用行动加以诠释,终究可以实现我们的目标吧。
有幸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网络育人培训班,结识了很多大咖和好朋友,大家在一起交流最多的,也是最想做的,就是在职业发展路上去“坚持”。
上下求索,既要学习榜样,更要知晓受众学生的思维。
辅导员的榜样有很多,说实在话,有些是学不来的,身处的高校、行业、环境不一样,能力也不一样,有些是可以借鉴、融合的,但是榜样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自己的专业思政领域里有一定的建树,所写的、说的、组织的系列活动、文章等都是长时间积累的,都凸显了辅导员一个共同的特质,坚持不懈去做。
我们普通辅导员虽然接触过这些辅导员“天花板级”人物,比如曲建武、徐川等,但是一定可以找到结合我们自己工作实际的“思政田地”,就从我们自己身边的小平台入手,找到合适的思政切入点,认认真真坚持做,我想,还是可以做一点事情的,也是可以久久为功有一定的思政效果的。
我们不怕做不出来,有的时候是害怕迈出第一步,生怕有人会说闲话、怪话和废话,但是唯有迈出这一步,着手去培育、灌溉、呵护好这片育人田,就一定会绿色成荫,结出硕果。
当然,辅导员的工作不是自己逗自己玩的,必须直面学生、服务学生的健康成长。了解学生的思维,00、05后学生的思维至关重要。
用学生喜欢的语言去沟通,善于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辅导员的工作是和学生联系在一起的,不断地去处理和学生相关的诸如思想引导、学业发展、情感迷茫、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把思政工作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是一件最好的工作么?
虽然和那些优秀的辅导员赛道不一样,但是育人的理念是一致的,就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健康成长去赋能、去助力、去激发。
比如,每周给学生们写一封信,谈谈在不同阶段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建议。
比如,学生在过生日的时候,给学生一段祝福,我想这样的意外惊喜学生也会知晓老师的苦心。
比如,和学生一起跑步打卡,一起完成21天养成好习惯,一起分享读书笔记。
比如,每个月组织一次和学生面对面的食堂参会,在轻松的氛围下敞开心扉。
当然,这些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就看到育人实效,是需要时间去验证的,也是需要长时间坚持的,辅导员也能在这样的“实验场”中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方法,也不断审视工作内容,修改、完善、调整,不断去切合学生成长的需要,从中也可以去提炼出自己的工作特色。
从而形成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有情有义的互动,成为最持久的“双向奔赴”,更是辅导员深入学生后和学生一起成长的青春手册。
在上下求索中,没有获得辅导员成果的捷径,唯有坚持去做,用心做。用情做。
在工作实际中,积累经验、优化措施,总能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路,在辅导员思政工作的“一亩方田”里坚持,精益求精,把辛苦变成成果,我想这是可能的,也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