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送孩子去学校后,我来到父亲和母亲家里,看望父母。跟父母在一起,聊天话题很随意,看到的也是家常琐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94264/a3fc521415fff696.png)
晚饭做好了,母亲为父亲盛了满满一碗米豆粥,确实很满,父母用的碗也很大,父亲吃饭是端着碗放在嘴边吃的,这样会很费劲,饭碗又热,很不方便,父亲就抱怨,“你把饭盛这么满,能端的起来吗?怎么吃?你就忘了前段时间你总是盛这么满,我勉强吃完,结果就生病了!”母亲为了方便,是拿着高压锅的内胆连倒带盛的把粥扒进碗里面的,内胆边沿有剩余的米豆粥留下来,就把内胆边缘放在嘴边把粥喝进嘴里。可能是我在旁边吧,父亲今天就多说了几句,“这个习惯总改不了,说过多少遍了!”——父亲是觉得这样不卫生。母亲就也不高兴了,“我做什么都是不对的,就你是对的,我就非要听你的不成?”你看,两个人就顶到一起了!其实这样的场景我曾经遇到过无数次,从小到大,但是我的做法肯定是不合格的,他们两人这种为琐事的埋怨从来没有因为我的做法而减少,或者我的言行能使他们两人释然!
我在反思自己的做法,我曾经抱着缓和他俩彼此抱怨的想法来分别解释他俩的做法和言语,但是从来没有收到过效果。——我曾经跟母亲在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母亲的做法我非常熟悉,也知道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是节俭,另一方面就是习惯使然;父亲这边是看不惯,跟自己的生活习惯不符。父亲这个抱怨对母亲的伤害很深,母亲更想起曾经独自带着孩子(父亲在外地工作,只是节假日回家跟我们在一起,有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把我姊妹拉扯大的岁月,这段时光的艰辛对母亲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她希望我们姊妹不要忘本,也夹杂了对父亲的一种怨恨。
今天我给父亲出了一个主意,“您吃不完就剩在碗里面,以自己的健康和饭量为裁度,这样行不行?”我的心是跟母亲在一起的,我自认为我对母亲行为的解释能够得到母亲的认可,母亲听后会减少一些怨恨,增添几分宽慰。
我还是认为我的做法不妥,就跟我老婆讲了这个故事,她的说法开始很不好听,“要么忍受,要么离了不过!”跟着认真听了我的描述,批评我,“你的做法不妥当,有点煽风点火的味道,孩子奶奶肯定很不舒服!”她又客观的说了她的建议和方法,“应该劝孩子的爷爷,让他说出来自己的想法。直接说我吃不完那么多,盛多少多少就可以了。”这是我老婆的夫妻相处之道,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我,做一个真实的人!
写到这里,我有了深深的愧疚,我从来没有问过母亲,我一直这样做是不是令她不舒服,或者说跟父亲太亲近,让她感觉到难过?下次我一定要让母亲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我用心听明白。
孝,是为了我自己;顺,才是为了我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