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许多书,如果让我回忆起读过哪些书,最多说出十几本读过书的书名;如果让我说出所读过书的内容,我不能完整记叙一本书的内容,但我不因为记不得书中内容而感到沮丧,也不会愤懑,因为我在读书中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让我汲取了书中的精华和营养,从而使我不断进步。
读书让我看问题更全面
以前自己遇到问题时,考虑的多是问题的本身,不会考虑产生问题的原因,而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结果是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问题还是问题,这种头痛医头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一直困扰着自己。
随着自己不断的读书和学习,让我懂得自己解决问题只是凭着对问题的感觉进行思考的,不能全面考虑问题的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这是一种常见的思维,称之为感觉思维,如果能全面深入地考虑,那就是逻辑思维,而把发生问题进入深入的举一返三,那就是更高级的思维模式,结构思维。
比如说:一个学校的甲班的一个学生遭受了几个同学的欺凌,我以前总是认为这是个别事件,只是草草地处理这几个同学,而没出对出现这件事作深层原因去分析,也不会去考虑这件事出现对班级的影响,结果过段时间,类似的问题又会发生,出现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被动现象。
后来通过反思,这种欺凌现象不仅自己班级存在,整个学校也存在,不是个别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根本的杜绝,不仅让这种现象在学生中漫延,使学生在校园失去安全感,引发家长不满,社会不满,甚至会诱发刑事案件,因此配合学校从源头抓起,采取全方位地教育、惩处的必要手段,在学生中展开各种形式的宣传,得到应有的效果。
读书让我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
人们看待同一个问题,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或侧重点上看问题,从而看到问题局部或表象,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就象盲人摸象,只是摸到象的腿,认为是象是一根柱子,摸到耳朵,认为象是扇子,这种井蛙观天的现象在现实中比比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读书告诉我们要有代入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摸排问题发展的不同角度,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
读书使我站的更高
读书是一种汲取养分的过程,你读的书都是别人的经验总结和心血结晶,你是站在他们肩膀上向前看,眼光超越了前人,眼界更加开扩,心胸更有容纳,看到的问题脉络更清,实际上,读书的过程就是看月亮,读书很少时就如窗中观月,读书较多时就是庭中望月,博览群书时如同高台玩月。
读书并不是记忆书中的某段或某章,而是要消化书本内容,吸收书中有益的营养,补充缺乏某些营养成份的确憾,加速自己人生的高度和宽度,让自己看待问题有高度,认识事物有深度,思考方法有广度。
读书使心胸开扩,灵魂丰盈
书籍告诉人们,涓涓细流,汇大海浩渺;累累积土,堆高山万仞。于是大海不拒绝溪流,高山不鄙视累土,人生,在不同的观点中去伪存真,在不同的认知中去粗取精。积累是需要容纳,容纳相向的,容纳相反的,容纳美、丑、真、善。只有百花放,才会春意盎然。只有人生的丰富,才会使灵魂丰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