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机器人的叛乱》

《机器人的叛乱》

作者: 羅_ruby | 来源:发表于2018-05-30 10:53 被阅读0次

继《自私的基因》后继续《机器人的叛乱》,在读完《自私的基因》让我们了解人类不过是基因的载体,只是受复制子操控的机器人,更在最后一章中又丢出一个炸弹,不止存在一种复制子,还有第二种复制子——模因(meme),不禁让人噤若寒蝉。

而这本书旨在探讨是否存在一种对人类生存状态更乐观的看法,这种看法跟达尔文主义一致,它接受认知科学和普遍达尔文主义的洞见,让它们完成对我们朴素概念的转换过程,然后看还有什么能留下来。作者有一种乐观的看法,这种尝试将会导致一种相对开放的自我概念。本书的主题是在认知心理学,决策论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中,存在着能帮助我们跟达尔文主义的生命观和解的寓意。

“机器人的叛乱”谕旨是进化洞见和认知变革组成的一个包裹。如果我们想超越复制子有限的利益,想界定我们自己的自主目标,这个包裹就是必需的。我们是一种为了复制子繁殖而设计出来的载体,不过我们是一种特殊的机器人,自己拥有的利益可能独立于复制子的利益。

HOW?当人们开始使用自己大脑技能的知识,使用不同大脑机制(它们组织自身行为以实现自身目的)所服务目标的知识,机器人叛乱就有可能实现。

人脑中有很多不同部分,分别用以实现复制子跟载体的不同目标。我们的自主性受基因威胁,基因在我们大脑中建立了一套自发式系统,这套系统受到基因的有力控制。基因同时也建立了一套分析式控制系统,这套系统或多或少地指向工具理性,用以实现人类自身的目标。理性原则告诉我们,当自发式系统没有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我们的实体的利益时,就该启动分析式控制系统。但同时也要提防另一复制子-模因的影响。个人确定很多目标,以作为界定工具性的载体最优化的成功标准,可这些目标不应该被视为既定前提,因此人们必须追求广义理性就昭然若揭,广义理性要求我们对进入工具性计算的信念和欲望持有批判态度,拥有认知和决策科学的自我评估的理性原则,能创造出一种人类自我反思的独特类型。

相关文章

  • 机器人叛乱

    关于作者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和人类发展科学的荣誉退休教授,在这本书里,他介绍了很多有...

  • 机器人叛乱

    《机器人叛乱》一书由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所著,他还有两本比较经典的书籍,...

  • 《机器人叛乱》

    关于作者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和人类发展科学的荣誉退休教授,在这本书里,他介绍了很多有...

  • 机器人叛乱

    读斯坦诺维奇的著作《机器人叛乱》,一开始对标题懵懂,读完第一章才弄清楚 ,原来我们的大脑需要发起一场认知变革。 “...

  • 2019-10-06

    <机器人叛乱>,初看这个书名,你大概和我一样,以为是若干年后机器人对人类发起叛乱。 翻开后,才知道作者在说,我们就...

  • 《机器人的叛乱》

    继《自私的基因》后继续《机器人的叛乱》,在读完《自私的基因》让我们了解人类不过是基因的载体,只是受复制子操控的机器...

  • 《机器人叛乱》- 部分卡片

    术语卡 术语(英语):假设思维(hypothetical thinking) 印象:表征世界可能的状态而不是实际状...

  • 《机器人叛乱》——模因

    在《机器人叛乱》书中提到了模因(meme),该概念最早起源于《自私的基因》,简单理解就是模仿的基因。现在比较公认的...

  • 机器人叛乱 the thinking of mind

    人没有自我,那载体的利益是什么?模因和基因都是为了能永生而不断的复制自己。那载体呢?为了永生么?如果是,那现在所做...

  • 读好书---《机器人叛乱》

    之前拜读了斯塔诺维奇的《超越智商》,感觉把人类心智模式解构得非常清晰,这本书主要从人类的心智模式的角度深入地讲述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机器人的叛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yt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