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自私的基因》后继续《机器人的叛乱》,在读完《自私的基因》让我们了解人类不过是基因的载体,只是受复制子操控的机器人,更在最后一章中又丢出一个炸弹,不止存在一种复制子,还有第二种复制子——模因(meme),不禁让人噤若寒蝉。
而这本书旨在探讨是否存在一种对人类生存状态更乐观的看法,这种看法跟达尔文主义一致,它接受认知科学和普遍达尔文主义的洞见,让它们完成对我们朴素概念的转换过程,然后看还有什么能留下来。作者有一种乐观的看法,这种尝试将会导致一种相对开放的自我概念。本书的主题是在认知心理学,决策论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中,存在着能帮助我们跟达尔文主义的生命观和解的寓意。
“机器人的叛乱”谕旨是进化洞见和认知变革组成的一个包裹。如果我们想超越复制子有限的利益,想界定我们自己的自主目标,这个包裹就是必需的。我们是一种为了复制子繁殖而设计出来的载体,不过我们是一种特殊的机器人,自己拥有的利益可能独立于复制子的利益。
HOW?当人们开始使用自己大脑技能的知识,使用不同大脑机制(它们组织自身行为以实现自身目的)所服务目标的知识,机器人叛乱就有可能实现。

人脑中有很多不同部分,分别用以实现复制子跟载体的不同目标。我们的自主性受基因威胁,基因在我们大脑中建立了一套自发式系统,这套系统受到基因的有力控制。基因同时也建立了一套分析式控制系统,这套系统或多或少地指向工具理性,用以实现人类自身的目标。理性原则告诉我们,当自发式系统没有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我们的实体的利益时,就该启动分析式控制系统。但同时也要提防另一复制子-模因的影响。个人确定很多目标,以作为界定工具性的载体最优化的成功标准,可这些目标不应该被视为既定前提,因此人们必须追求广义理性就昭然若揭,广义理性要求我们对进入工具性计算的信念和欲望持有批判态度,拥有认知和决策科学的自我评估的理性原则,能创造出一种人类自我反思的独特类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