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学习了,学习的过程就是精神成长的过程,学习需要一个完善的环境,它包括可供孩子研究的基本物质和被孩子无限热爱的成人。
孩子早期的研究是通过感觉器官进行的,即用口、手、腿、耳朵、眼睛、鼻子感受,感受之后,物质的表象就会留在大脑之中。孩子感受的越多,大脑中积存的表象也就越多。表象是思维的材料,孩子的思维必须在积累了足够的事物表象之后才能发展完善。
许多父母将玩具当做促进孩子发展的工具而不断购买,他们固执的认为:孩子就应该玩玩具,而家中的物品则属于成人。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区。
事实上我们发现,孩子常常会放弃自己的玩具转而抢夺生活用品,每当这时,成人就会因为担心物品被孩子弄坏或者弄伤孩子而强行阻拦,受到阻拦的孩子会因此痛苦,长久的阻拦还会导致孩子失去探索的兴趣,从而他们使用肢体的能力就会下降。很多成人描述自己的孩子长到五六岁的时候动作很慢,上学以后写不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可能都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成人应该在孩子早期尽可能为他多提供接触物质的机会,提供的越多,接触的越多,孩子大脑中积累的信息也就越多。如果不断地阻止他们接触物质,就会造成孩子大脑的空白状态。所以成人要有意识的为孩子精心准备每个发展阶段所需要的工作材料,把家庭中能贡献的物品都贡献给他,让他在发展中自由的使用。
一个孩子如果到了六岁,仍然对身边的基本生活物品抱有巨大的好奇心,就无法进行更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更无法专心读书学习。孩子在接受了家庭生活的物质部分而形成自己的智力内涵之后,才有可能发展起更高层次的精神活动。
再强调一下,这里所说的“孩子精神成长需要丰富的环境”,包括成人的生活用品,请成人将这些物品奉献给孩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