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体相关的汉字
骨
【说文解字】
骨,肉之核也。从冎有肉。凡骨之属皆从骨。
【汉字趣谈】
“骨”原为象形字,从甲骨文的字形上看,左右的小竖画像骨头转折处突出之形,其中的斜线像骨架支撑之形。“骨”的本义就是骨头。
“骨”因为其支撑作用,又常常用来品评人物。这种用法始于汉末,魏晋以后曾广泛流行,如《宋书·武帝纪》称刘裕“风骨奇特”,《世说新语·赏誉门》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称王羲之“风骨清举”,《南史·蔡撙传》称蔡撙“风骨鲠正”等。当时所谓“风骨”,一般指人的神气风度方面的特点而言。
由品格、气概,进而引申指文学作品具有刚健有力的风格。如《文心雕龙》中有《风骨》篇,这都是指文章的风格。又如李白《宜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