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精读《学会成长》这本书,现在接近尾声了,书也看完了,只是前两天没写读书日记,昨天在重复看的时候对一些观点似乎又有了一些理解,决定又写一写。
历史学才是未来学,过程学才是结果学
粥大哥很聪明,都说读史使人睿智,得大语文者得天下。他喜欢研究强者,成功者的过去,去学习这些人的成功秘诀。
在运营公众号的时候没经验,就跑去研究别人的公众号,从别人的公众号起始细至到公众号运营者或是平台创始人的背后身份及学历背景。
这才是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不管做得好不好,首先得去学。
我现在也在经营我们妈妈成长365的公众号,但是我却常用“我没经验;我不不会”这样的借口来停止学习,对于自己未涉及到或没见过的领域更应该好好地去学习新知及新技。
每涉及一个新领域都应该成为自己学习的一个机会,人不都是这样学习和成长起来的吗?一直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打转是不能突破自己的,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能耐有多大?
所有去处,都有来路
我去年带孩子学历史,学古诗词,但是课程却与没几首古诗词,全是诗人。
老师说:要想学好古诗词,首先得了解诗人、作者的过去,还有他们的生活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情感历程等等。
只有了解了每个诗人写的每一首诗背后的故事,学唐诗词就不难了,也就能更好的理解唐诗词了。
特别地认同,孩子们在研究这些诗人的时候也很感兴趣,现在虽然说不是对每首唐诗词都理解透彻,但很喜欢唐诗词。
动态思维这一小节的最后部分说到一句话我也特别的认同
与别人比,不如与己比较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就喜欢拿自己的短板去与别人的优长点比,弄得自己不得好过。
最常见的就是拿自家的孩子去跟别家的孩子比,甚至是当着孩子的面去责怪孩子不及别的孩子努力优秀,这些父母我特别不认同。
当你当着孩子的面说他不如别人的时候,孩子自己在心里就给自己下了定义:我就这样,做什么都不如别人,妈妈也是这样认为的,我再努力好像也没什么用了。
这样长期下去,孩子就会放弃努力学好了,当然也有个别好胜心比较强的孩子会做出相反的举动,会更努力去超越别人,但这类孩子很少,就算是有,也会是带着敌意去学习去成长,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结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94240/8c1fe7c4a462640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