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张新颖的《读书这么好的事》这本书时,发现了一个新观点:读书第一遍最重要。
第一遍阅读时,我们对书是未知的,充满好奇的,所以会很急迫的想要去读这本书,而且如果内容刚好是自己感兴趣的,那就更吸引人去阅读了。
当我们读书的时候,如果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我想多读几遍,一旦有了这个想法,我们就会在阅读时“放松警惕”:
本来该仔细去体会、需要深入思考的地方没有好好去体会、去琢磨,该解决的问题也没有认真去解决,所有的问题都想留到第二遍阅读的时候去解决。
可事实上,再也没有第二遍了。
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让我们不去读第二遍,毕竟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然而最重要的原因是:第一遍阅读满足了我们对这本书的好奇心,同时也消耗了我们对这本书的大部分耐心。
再者,就算阅读第二遍了,读第二遍的时候还能像第一遍那样精细阅读吗?
读第二遍时产生的想法和第一遍时还会一样吗?有很多书,不同的人阅读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同一个人读同一本书,不同时期阅读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想法。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一本好书,我要多读几遍,到第二遍时我再来标记重点或者写想法,这样是不现实的。
很多时候我们写文章或者写读书笔记时,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只有个人的观点,个人所思所想才是原创,和别人区分的关键。
因此,读第一遍书时一定要认真对待,把自己觉得是重点的内容标记出来,有启发的内容画上线,并且把自己阅读当下的启发也立刻写下来,不然一会儿就可能忘了,想法就是灵感,瞬息万变,一不留神就抓不住了。
很喜欢作者说的方法,对待自己觉得值得反复阅读的书籍,就应该每一遍都认真对待。
如果你真打算反复读一本书,最好是,第一遍是细读,第二遍还是细读,还有第三遍第四遍的话,仍然是细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