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要有干货;
有人说:要有流量。
有人说:弄明白优秀的标准,马上行动;
有人说:别着急,梳理好所有的资源,再开始。
一到年底,
她就是那个转场最多的人。
她笑说因为年纪大,看的多。
有小伙伴星星眼:因为可分享的太多。
以前,她是一个只讲干货的人。
后来她发现,首先你得让人想来听你的干货。
于是,部门小伙伴小爱登场了。
小爱是活在聚光灯下的男孩,
他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
职场里、微信群、会议平台,小喇叭滴滴吹~
她的分享,被扩散了。
以前,她喜欢随性聊。
也会有人喜欢,因为都是经验之谈,但有人又觉得不知道听了个啥。
于是她让小迪来负责,
梳理一个大家的需求,
每次给她一个方向。
一下子,她的感觉来了,
不管是十分钟,还是一小时,
总会拉回主题,不散不离。
以前,她不太关注听的人。
毕竟,讲的都是他们应该知道而没知道的。
后来,她尝试让小思来提醒自己。
来反馈感受和感觉。
小思温和平静,善于倾听和接纳,敏感而包容。
她的干货,也因此多了温情。
其实,这是她臆想出来的团队。
哈哈,没想到吧。
但这个团队其实也存在,
每一个都是她。
在不同侧面、不同事情上,
表现不同的特质而已。
如果你能熟练运用和调适DISC,
你也可以,一个人活成一个团队。
当然,如果能调动团队伙伴的不同特质,
既发挥特长,又完成事情,
岂不美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