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接着看《认知红利》,拓展思考问题的角度。
看到认识自己的那一部分,作者介绍了一种从人的4个层次来解析的方式。
1.感知层。我们对一个人最直接浅显的认识:高矮胖瘦,外貌体态,说话的语音腔调,行为举止等等。
2.角色层。公司的职工/老板,学校的老师/学生,家的爸爸/妈妈/孩子······
3.资源结构层。人脉,财富,地位等等
4.能力圈。为人处世,办事能力,情商,智商,技能······
5.存在感知层。从哪里寻找存在感,或者说“你想成为什么样子?”“什么样的状态是你追求的?”
这些层次由外及里,逐渐接触人的本质。
例如对某个职位不满意,想换一个角色,那么要相应地对自己的资源结构和能力进行更新,拓展。
这里要重点关注的是感知存在层。平时我们总说: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要跟随自己的内心。
那怎么找到自己的内心呢?
这里有更具体的观察方式:看看自己平时喜欢从哪里找存在感,完成了什么目标会使自己感到满意。从这些方向入手,分析自己原始的渴望。
为什么这个层次很重要呢?
因为我们有幸能早点找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可以围绕着我们想要的去构建我们相应的资源结构,培养相应的能力,扮演我们喜欢的角色。
而不是又外到内的痛苦调整。
当然,认识自己这件事,做起来远比说起来难。
找到自己的想要并能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人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但就算不轻松,当下的不如意也会驱赶着我们去努力。
与其这样,我们应该主动地去经历,去思考。在我们想要什么和不要什么的判断中,认清内心的渴望,调整出符合自己感受的生活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