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碗泡面与诸法皆空

一碗泡面与诸法皆空

作者: 腰突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7-12-15 13:10 被阅读0次

时下的年轻人,实际考虑最多的,无外乎三个字,存在感。不论在哪里,人们所做所思其实不过如此。在刷存在感的大潮下,不得不思考究竟什么是存在。

存在看似总归是有理由的,无论多么渺小或伟岸。如果没有存在的理由,偌大的宇宙又何以形成。既然有理由,存在本身便意义非凡。

可是,存在既然是有理由的,那为什么却难寻此理?时文常论生存之道,此道却不是存在之理。至少我不这么认为。我也有陷入无法理解存在的意义和理由的误区,这让人头痛。总觉得《活着》中的存在,是年代的特例。文明达到一定程度,存在便不像为了活着那么简单。

曾经一度认为,在生存压力下,活着是为了生存,而文明与和平下的活着,便从“生存”上升到了“存在”的高度。这样的活着,是为了不断满足自身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当好奇心无法得到满足时,活着便失去了意义。当然,这或许也是时代代沟产生的原因之一吧。

一碗泡面与诸法皆空

就像这桶泡面,他被创造出来以后,一直辗转艰难的生存着。直到我打开它,三分钟以后,它才有了存在。它曾被密封着,在黑暗中好奇未知的一切。当开水渗透进他的每一根血管,当它闻到打开后的佐料包的味道,他的好奇心被满足,才有了存在。往后还会经历消化系统的轮回,最后拥抱自然,感受此生。

自创造之始,在未启封前,这碗泡面五蕴皆空,无色无受想行识,却已在生存。

历经沸水的洗礼和在我消化系统的轮回,感知五蕴。五蕴奇妙,好奇心被开启之后,再也无法回到当初仅有生存的状态。

人世如此,便有贪嗔痴慢疑,或言欲望,与好奇类似却不可同论。

待到这碗泡面化身成灰,历存在劫,不知它可晓妙智慧?

在深妙智慧中,五蕴皆空。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仿佛回到了初始这碗面没启封的状态。

实际参透妙智慧后,或许“始”与“终”,便是雷同。

波罗蜜多两岸皆黄土。便是大河阻步,达彼岸时方晓空不异色,色不异空。境界却与先岸不同,故得大智慧,必历五蕴,不知受想行识,又怎知何谓空。

吃一碗泡面,有所考虑。祝各位早日入诸法空相之极乐境。

相关文章

  • 一碗泡面与诸法皆空

    时下的年轻人,实际考虑最多的,无外乎三个字,存在感。不论在哪里,人们所做所思其实不过如此。在刷存在感的大潮下,不得...

  • 诸法空相

    慧净法师说:“‘诸法空相’的意思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自性皆空,相状皆空,所以说‘空相。’” 诸法有三种特...

  • 何为“照见”?

    了悟法界一切诸法,有为无为,诸法皆空,故无一可见之相而见其相,即是“照者以达诸法之空”。照呢,目的就是达到诸法的空...

  • 念头

    念起立断。……缘起性空?诸法皆空?因果不空?……哦,又起心动念了。

  • 解说《释“悟空”》

    佛言:“法”就像渡人过河的竹筏。渡人上岸后,人走了,竹筏就留在岸边。所以“诸法皆空”!一个人,能悟到“万物皆空...

  • 佛曰

    诸法皆道,道道皆空。 空如我,我亦为空。 去苦去恶,无欲无刚。 是故诸法空相,而我亦无所想。 为木人,则风雨变幻。...

  • 文/玖月红 浊世抛嗔念 清风涤凡身 诸法皆空相 百道心无尘

  • 无题

    心不宁,瞥了一眼《金刚经讲记》,恰在云——“空”。 “诸法皆空、诸法空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佛教的四法印

    佛教的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皆空,涅槃寂静。 诸行无常,就是要认清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是按照自己...

  • 心经弥陀偈

    五蕴皆空度苦呃, 诸法空相不生灭, 无所得故无挂碍, 佛号声声到彼岸。 ——诚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碗泡面与诸法皆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zr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