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27案例答疑系列23

5.27案例答疑系列23

作者: 杨栎颖 | 来源:发表于2020-05-30 09:34 被阅读0次

    案例 1

    初二女孩子,与母亲关系不好经常吵架,觉得母亲很啰嗦,孩子

    对自己要求高,但又沉迷游戏,总是一边游戏听歌一边写作业,

    半天没写完作业,但是一定要写完才睡,每天 1 点多才睡,为这

    个事和父母吵架。以前曾经有过因认为自己考不好有划手的行

    为,为此有找过心理咨询师咨询,后采取面询的方式,孩子很清

    楚知道自己的情况,也尝试去调整改变,咨询了有几次,母亲感

    觉改变不太大,母亲自己感到焦虑也去找另一个咨询师进行咨

    询。小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外人面前比较内向,喜欢宅家里觉得

    目前的社会老师同学都比较虚假,为融入班级常戴假面具和他们

    交往。我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引导改变她的不良认知?愿意能真正

    的做到改变。 

    好,我们还是先看今天的第一个案例。

    一个初二的女孩,大家知道今天的孩子性发育的时间都比较早,我们现在的平均的

    月经初潮的时间是 12.5 岁,就很显然初二的孩子那么已经就过了平均的性发育、

    性成熟的时间点,成熟的比较早。那么初二的女孩子跟母亲的关系处理的不好,经

    常吵架,最主要就是觉得妈妈啰嗦,然后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其实也挺高的,但是又

    沉迷于游戏,就是一边游戏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所以写作效率就有点低,作业一

    定要坚持写完再睡,这就导致每天睡觉的时间有点晚。

    那么爸爸妈妈看在眼里就心里不爽,所以就经常因为这件事情吵架。那么以前曾经

    有过认为自己考不好划手的这样的行为,这是一个自残行为。大家知道自残的行为

    实际上是一个自杀的高风险的因素,所以是尤其值得心理咨询师关注的,孩子他也

    清楚自己的情况,所以也想着去做一些调整,但是妈妈感觉就变化不大。然后妈妈

    自己也觉得焦虑,就是再找一个咨询师去做咨询小孩的想法。

    那么孩子觉得目前社会上这个人都比较虚假,那么所以就经常要带着面具跟别人交

    往。那么心理咨询师的问题是说如何进行引导,让她改变不良的认知,愿意能够真

    正的做到改变。

    我们看到这个是咨询师在跟初二的女孩进行沟通的时候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个女孩

    你说有什么问题呢?一个现在觉得打游戏听歌做作业这个效率好像有一点低,然后

    要到后半夜 1 点多才睡,那么这可能会导致青春期女孩的睡眠会不足。大家知道 1

    点多睡,有的学校上学又时间比较早,好像 6 点多钟就得走了。那么你想从 1 点多

    睡到 6 点,大概就四五个小时,这个还是对青少年而言,睡眠时间还是太短了,确

    实太短了。我们还是建议青春期的孩子能够睡到至少七八个小时,我们最好觉得初

    二的女生最好还是睡到 8 小时,哪怕是 9 小时其实都行,但是最好不要低于 7 小

    时。如果要是低于 5 小时的话,实际上就会严重的影响我们前面说到的这种短时记

    忆转化成长时记忆,就可能对学习会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所以睡眠问题才是第一

    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这个点对一个初二的女生而言,其实自我控制存在问题,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

    初二的女生可能大脑前额叶的发育还是在进程当中,而且青春期的时候边缘系统特

    别容易兴奋,所以情绪容易激动,就是说这种应激行为或者焦虑行为其实在这个年

    龄段都会发生。所以我们一般说青春期的女孩,她是两极化的情绪体验,就是她的

    情绪体验更容易偏向极端。忽然就产生特别激烈的这种愤怒,或者就产生这种严重

    的焦虑,或者也有可能会觉得特别的兴奋。这是一个情绪激化的时期,对父母而言

    可能要认识和理解到孩子的年龄阶段的问题。也就是说你还是得认识到这个孩子的

    问题,就知道这个孩子这个时候就是容易炸毛,情绪容易被激惹,所以跟孩子说话

    的方式可能要调整。

    我们孩子进入青春期了,情绪反应不太一样了,那么恐怕我们爸爸妈妈跟孩子说话

    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可能都要做出调整和改变,不要觉得说这是我自己的孩

    子,从小到大都是我来养大的,我一直是这么说话,一直这么说话也不行,因为你

    一直这么说话,那个时候他是小孩子,现在他是大孩子了,他的自我认识也不一

    样,他的情绪反应模式也不一样,换一句话说,忍你已经忍了很久了,然后你不能

    让人家一直这么忍,所以妈妈啰嗦的比较多,就可能说睡的这么晚,这时候还做不

    完,不让你听歌,你非得听,不让你打游戏,非得打,你一心不得二用就是不行。

    事实上情况是这样的,第一个就是说我们现在全球的青少年都普遍存在这样的一个

    问题,普遍存在睡眠时间不断延后的问题。

    说实话,我们在洞穴里做实验的时候,没有外在的这种线索,比如说太阳、日出、

    日落、钟表,就没有任何外在的线索的情况下,我们就把人关到洞穴里,什么也看

    不到,就是漆黑的。然后你没有任何线索知道现在是黑天还是白天,这样的情况

    下,就是你想什么时候醒就什么醒,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然后我们去观察

    人的生理节律,你就发现了人的心理节律不是 24 小时,人的生理节律可能会接近

    24 到 25 小时之间,超过 24 小时,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不是在几百万年

    的进化过程中,以前的地球自转周期不是 24 小时,现在我们也知道比 24 小时多,

    所以我们有闰年的说法,就是把多出那个东西加上。

    但事实上你要让孩子睡觉的话,随便什么时候睡,随便什么时候醒,你就发现他可

    能会接近 25 小时,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要随便按照他的生物钟来,他就每

    天会往后延一延,这样就会导致睡眠时间越来越晚。我们大人要意识到这是孩子的

    一个特点,睡眠时间往后延是今天的时代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你要说这个责任在

    谁? 第一个责任我觉得应该是在爱迪生。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后才有了晨昏颠倒,

    否则大家都是日出而做,日暮而息的,现在是有了电灯了,然后有了电视了,再有

    了电子

    游戏和网络,这个人类的时间睡眠时间现在普遍减少了 2-3 个小时,也就是艾迪生

    发明了电灯之后,人类的平均睡眠时间大概减少了一个多小时,后边电视出现网络

    出现,那么人类的平均睡眠时间继续减少,所以大家知道今天我们生活在城市里边

    的人跟我们的父辈比起来,我们的睡眠时间已经在减少了。

    但是现在我们根据我们的科学研究,现在发现你不能太少,第一个不能少于 5 小

    时,少于 5 小时对记忆对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那么最好也不要少于 7 小时。

    那么像初二的女生,我们还是建议她能够在 7-8 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所以不管是咨

    询师也好,是妈妈也好,还是应该跟孩子聊聊这事,不是说你看惯看不惯的事,跟

    孩子的健康成长比起来什么,家长看惯看不惯,这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是孩子的

    健康才是最重要,所以这是一个我们爸爸妈妈需要关心的一个问题。

    然后第二个问题就是看我们能帮的上一些什么忙。因为初二的孩子她不是小学二年

    级的孩子,你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可能家长可能规范一些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还很重

    要。初二的孩子理论上来说,爸爸妈妈的这种干涉监督很重要,但是爸爸妈妈的这

    种干涉引起的反弹可能更加的厉害。所以我们还是建议初中生的父母应该减少,或

    者是避免跟孩子发生特别激烈的冲突。有话好好说,然后不要老站在这种训斥、批

    评、指责这样的一个角度来说话,更多的是一个陪伴和支持的角度来说话。

    刚才我看也有人问说,你这个事儿不能把责任全部赖在家长身上,因为家长都不希

    望自己的孩子打游戏,我也不是说赖家长,因为孩子成长需要这么一个过程,男孩

    刚才说同样的是双胞胎,这个男孩女孩为啥就差别那么大呢?很很重要一个原因就

    是双胞胎是同龄对吧?然后一男一女保证是一卵,他们俩的基因跟兄弟姐妹是一样

    的,就只有 50%是相似的,不是完全相同的基因,一卵双胞胎,然后同卵比较麻

    烦,我们以为说双胞胎什么东西都一样,其实不是,因为你男孩的发育本来就比女

    孩晚一岁半了,然后他家里边还有一个竞争者,还有一个比较者,很显然的一个可

    能这个女孩就会自控能力会更强一些,成熟的更早一些,情商更高一些,男孩就是

    做不到。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打游戏成瘾的控制不住的,还是男生普遍多于女生的,

    他的大脑就更容易被这种攻击性的游戏或者是成就感的这种游戏,即时奖赏的这些

    东西所唤醒。所以男孩沉溺于游戏的比例会更高。

    你说我们现在刚才我看有人问说我们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在今天的这样一个时

    代,你说控制孩子完全不打游戏,这个真的不太可能,而且也没有意义,因为游戏

    本身也有情绪宣泄的功能,也有心理调整的功能,甚至有些时候也是增长见识的一

    种方式。

    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今天的游戏,其实它是有社交功能的,对于一个初二

    的学生而言,我怀疑女生玩的有一些游戏是因为它有着强大的社交功能,我不好去

    判断,因为家长还是去更深入的去了解。单纯的这种劝说和批评,我觉得意义真的

    不是很大。而且就孩子偶尔一天晚一点睡问题也不大,而且边听音乐边做作业。从

    心理学的角度讲,也没有觉得这事有多不对,但是你说是不是能够一边打游戏还一

    边做作业,这个我觉得有点难度,因为他启用的是相同的系统,除非他玩的游戏是

    个特别傻瓜的游戏,或者一个纯社交游戏。纯社交游戏我倒也觉得理论来说以边玩

    游戏边做作业,也不是不可能,就跟我们在班级里面的同学或者是兄弟姐妹一起做

    作业,然后我们一边做作业,一边聊个天说个话,这个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你

    是一个高智能,需要特别多的智力活动才能玩的游戏,一定是跟做作业发生冲突

    的,因为他用的是大脑的同一个部位;听音乐,如果纯是放松性的音乐也不是问

    题,所以大人老说,说一心不得二用。你做作业你就好好做作业,你就不要听音

    乐,你不要玩游戏。

    但是对孩子而言,可能他觉得一边听音乐一边玩游戏也没什么问题,所以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就我本人而言,我对初二的孩子这个做作业打游戏这事并没有特别强烈

    的反感,然后也并不认为游戏就是万恶之源。我们现在好像都喜欢甩锅,甩在游戏

    上,大家恨不得把这些游戏全部都关掉,然后把手机都砸了。有一些家庭会有一些

    孩子,你没有游戏,那么没有手机,他作业也不一定就能按时完成,然后也不一定

    学习就很好。

    我们还是不要把眼睛都盯在这个游戏上,还是想想怎么改善关系,怎么提高孩子的

    自信心,怎么让孩子自己有欲求,这个孩子其实还是对自己要求很高,也挺高标准

    的一孩子,所以都已经初二了,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可以帮忙可以陪伴,但是不要

    管那么多,因为你管那么多以后你又没管了,你要真是管住还行。现在很多爸爸妈

    妈跑到咨询师这儿来,其实都是一个失败者的姿态来的,你要是管好了,你基本就

    不会来了,那就证明什么?证明你还没管好,还一直在管,还一直没管好,这个我

    觉得就真的不如不管。

    然后我们看看怎么帮帮忙,怎么能够给孩子帮帮忙?他作业也好,学习也好,打游

    戏也好,反正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这样的一个困扰,所以我也不是特别理解这

    么多家长困扰到这种程度,然后事实上就针对有可能是这个游戏确实影响了很多孩

    子,我们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

    对我而言,我只是想跟大家说的就是我女儿是上小学就开始打游戏,我家里的游戏

    WiFi 是永远开着的,然后打游戏的时间是随便的,是无限,没有限量的,没有每

    天去盯着她要干什么,因为我觉得这事做不到,我不是网吧的网管,然后也没有那

    么精准的控制能力,做不到的事我一般都不会去做,我要想一想当这活能不能干

    了,干了就去能干,好就去干,觉得自己干不好那也就算了,那么就不去干了。

    比如说我一直认为盯孩子写作业这事我干不好,我就是小学能干好,初中也干不

    好,初中能干好,高中也干不好,我一想到这活我注定干不好,所以我就不做了。

    打游戏这事,我觉得人家的其他孩子都打,你们家孩子不打,到学校跟人家聊什么

    呢?我想的没有其他东西,我想的是孩子的社会交往和在班级里的地位和人际关

    系,人家孩子玩游戏,你家孩子不玩,那为啥呢?所以我还是挺鼓励孩子去玩游戏

    的。然后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是有限,所以我女儿是什么时候玩游戏都可以,但是我

    好像没有看到过说回到家就不做作业,然后就一门心思去玩游戏,然后也没有觉得

    我的孩子有成瘾的现象,虽然她打游戏的时间也蛮长的,而且各种各样的游戏也都

    打过。

    所以等她长大了我也问她,我说好像其他小朋友打的游戏你也都打过,她说这些什

    么她都知道,看动漫他也看了很多,好像追剧打游戏一点什么都没落下。然后我就

    说你奇怪,我怎么就没发现成长的过程中特别痴迷于某一种游戏,你看人家不是成

    瘾,我说我看你好像没什么成瘾行为,她就说也反正那游戏你想打就打,不想打就

    不打了,对她来说也不是诱惑,然后有些游戏打几关就觉得没意思就不玩了,有些

    游戏也可能会去打个通关,但是你打完通关以后也就可以了,你游戏从头打到尾打

    完了以后对她来说也就没有诱惑力了。

    然后她那个时候打游戏时间不够,我还会去到商店去偷偷的背着她妈妈给我女儿去

    买几张点卡,买点卡好像就可以,升级装备就更好,打起来就更加容易,反正打通

    关一个游戏可能会更快一些。反正我没觉得玩网络游戏这件事情,对我女儿有什么

    不良的影响。事实上我也没有任何的局限或者限制,她同学到我家来打游戏,还是

    我孩子到别人家去跟他们一起去打游戏,我也都是挺支持的,我觉得这是年轻人的

    生活。

    但是年轻人你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你还是得承担,该上学上学,该做作业做作业,

    该考试考试,然后该打游戏的时候就打游戏。关于孩子每天能够打多长时间游戏,

    各个家里面规定不一样,有的家里边说作业做完了,今天可以打半小时的游戏,有

    的说一周可以玩多长时间,反正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看法也不一样,所以这个

    我也不好说,因为我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但是我看了一些专业人士的建议,他们一般认为是年龄除以二,打游戏的时间年龄

    除以二保证是没问题的。就是你一个 10 岁的孩子,那么除以二就是 5 小时,5 小

    时就是说一周可以打 5 小时,比如说我这个周末周六周日都可以打一个小时,那么

    周一到周五就剩三小时了。所以他就说 10 岁的孩子,大概你每天打个半小时的游

    戏,周末集中打一会儿,这个也都是可以的。初二的孩子是多少?14 岁。14 岁,

    除以二就是 7 小时,那么一周意味着每天打一个小时的游戏还是可接受的。所以不

    是多大的问题,因为我看到的这也是专家的建议,因为德国专家也是这么建议,如

    果每天不超过两小时,我觉得都不是多大的问题。所以游戏是现在孩子的生活一部

    分,反正我是这么想的,我觉得我们小时候也玩游戏。

    反正我们小孩那个时候我觉得孩子是有很多游戏的,你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都

    有很多游戏,玩扑克等等,那么我觉得那个时候我们也没觉得这玩游戏是不对的,

    小孩子一起玩游戏挺正常的,我们小时候也都玩过游戏,只不过它不是电子游戏,

    不是网络游戏。所以现在 80 后的父母为什么不是特别喜欢管孩子玩游戏,因为老

    爸老妈也玩,我还真不玩游戏,我这我跟我女儿说,我这辈子唯一会玩的电子游戏

    就是这个连连看,然后还连的不好,我一玩就很太现实的那种,我就说我常常是玩

    不现实的连连看,自己连着玩也好长时间不玩了。但是我也去帮人家去设计游戏,

    倒是做过,因为虽然我自己不玩游戏,但是我还是挺喜欢设计游戏的。我就发现设

    计游戏最关键的实际上是价值观设计,价值观设计以后才是使命故事,基本人设。

    然后故事的主线副线,然后才是我们的这些关卡的设计,然后才是积分排行榜和徽

    章的设计,那么然后才是游戏的其他的地方。

    所以我觉得有些时候家长跟孩子的冲突,表面上看起来都是说游戏惹的祸,但实际

    上可能还是一个相互的不理解,只是游戏变成了我们的抓的辫子、一个把柄,好像

    是说打游戏,首先我们认为它就是不好的,然后认为他就是万恶之源。

    然后好像爸爸妈妈只要管孩子打游戏,就是站在正义的制高点上,然后就可以说很

    贬损人的话,就可以口气不好,然后就可以充满这种指责和批评抱怨,然后就开始

    甩锅,然后游戏变成了一个父母好像能够去批评特别万能的有理的地方。这个我倒

    不是特别赞同,第一个我觉得打游戏也没什么不对的。

    第二个就父母需要帮孩子就去帮孩子,别拿这个游戏来说话,然后真的父母跟孩子

    的关系处好了,真的跟孩子一起面对他的成长,面对他的困扰,面对他的学习,面

    对他的健康,我觉得我们站在一起这事就好解决。站在孩子对立面,这个问题没法

    解决,所以我还是不是特别认为初二的女孩玩这个游戏有多严重。

    这个妈妈天天去唠叨,这个倒是很严重。这个女孩真的需要关心的是她的划手的一

    个行为。可能在咨询的时候,我觉得还是要特别关注,这是咨询师特别关注,还没

    玩游戏那么重要吗?划手这事就重要了,威胁到安全了啊,所以你看妈妈不盯划手

    去盯什么游戏,这有什么可盯的?

    而且妈妈焦虑到那种程度,我觉得处理妈妈的问题,怎么把妈妈搞得不焦虑了,心

    平气和的看着自己的孩子玩游戏,然后能帮什么忙就帮帮忙。反正我见过神奇的母

    亲处理游戏问题,我觉得还是不错的。第一个老妈陪练、代练,就是说孩子之所以

    打游戏就是说同学的级别都在升高,装备都在变好。然后自己的孩子你要不是天天

    在玩,不在那挂着,不去玩你的级别和积分就追不上人家,你的装备就没人好。所

    以老妈的做法就是说孩子你该做作业,你做你的作业,我帮你打游戏,我帮你赚积

    分,我帮你赚装备,这个也是牛人。这是我见过的一个彪悍的老妈,她打游戏水平

    很高,可以帮她女儿达到很高的这种级别,这是一个牛人。

    还有一个更牛的老妈,她上高中的儿子打游戏,制止不了,老妈就说你打什么游

    戏?我也跟着打。她老妈就开始打这款游戏,结果很快级别就超过了儿子,超过儿

    子之后,老妈成瘾了之后,就是要求孩子每天放学回来必须要陪她打游戏,至少要

    打一小时。每天回来做作业做不做业,你的事我不管,但是回来反正打游戏得照

    打。然后儿子在每次跟老妈打游戏的过程中都不敌老妈都败下阵来。最后搞了一段

    时间,使得孩子对游戏彻底丧失兴趣。因为你知道他每天回来比做作业还厉害,每

    天都要按时的回来陪老妈打游戏,结果打游戏怎么打也没有老妈好,很有挫败感。

    我觉得人家老妈也是担心这个孩子打游戏,但是人家的老妈的做法我觉得不错。

    我看到群里就有一些说法,说这个孩子没人控制就是不行。或者是刚才说学习时间

    有限的,你只要是打游戏了,你必然影响学习时间。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

    题就是学习时间不是很重要的事,学习时间越少越好,作业的时间越少越好。啥意

    思?就是说学习效率等于学习的总效果除以学习的总时间。理论来说,达到同样的

    效果,用学习或作业的时间越小,说明学习效率越高。所以应该想点什么?把学习

    时间给减下来,这个才是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孩子做的事。

    现在我就很奇怪,就是说老爸老妈和老师就合起伙来想要不停的延长学习时间,这

    个就是降低变相降低学习效率的一种方式。你老延长孩子的学习时间,这傻做法我

    觉得就最好作业回来,分分钟搞完,搞完该玩玩该追剧追剧,该打游戏打游戏,该

    上网聊天上网聊天,该出去逛街出去逛街,该跑步跑步,这才应该是正常的年轻人

    的生活。

    所以反正我女儿自从上了初中之后,我作为老爸扮演的一个最重要的角色,破坏孩

    子的学习。我女儿说老爸你说我明天因为考试你帮忙帮我默写英语单词,我说不

    干。为什么?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我有我的事儿,你背单词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

    想办法。如果你老爸是个文盲,一个英文字母都不认识怎么办?人家孩子外语不也

    这样能学得挺好吗?不要指望着爸爸妈妈干这件事,还是你自己想办法,你看你怎

    么默,这个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所以我不负责干这事,让我签字,那我就是看

    一眼就行了。你的题反正我也不会,你让我签哪我就签,你让我签什么签什么,反

    正我不承担责任。我签字并不等于我看了,只是说没办法让我签字,那我就签。然

    后你的作业你负责,你没做好你就挨老师训,你就考不好试,这个跟我没什么关

    系。所以我女儿做作业,我经常过去说想吃点什么,休息一会坐了这么长时间了,

    然后要我们出去逛逛街对吧?作业差不多就行了,然后能快一点就快一点,其实反

    正我就是这么对待我女儿的。

    我认为学习时间越短越好,我能陪孩子聊聊天,逛街最好,就爸爸妈妈不能把做作

    业学习这事当成自己的工作,这活你注定做不好。那么我们还是做一个孩子的帮

    手,不要做孩子的对手,孩子还要天天糊弄你,还要对抗你,还要骗你,多累?孩

    子已经很辛苦了,还要花很多心思来对付老爸老妈,这个就挺难的。孩子要对付的

    作业,对付的老师、对付的同学、对付的网友都很多,你爸爸妈妈干嘛要站出来非

    得让孩子来对付你呢?所以我觉得还是跟孩子站在一起,然后心理上跟孩子站在一

    起。

    所以现在就很多问这种问题的老爸老妈,我觉得都是属于一个是盯孩子作业已经盯

    不了了,盯到初二了就说明这已经到了这活要干不好的时候,所以才出来求助,想

    增强一点自己的法力,回去把自己那孩子继续盯死,你这真要是增强法力把孩子盯

    死了,那个孩子真就完了,孩子盯不住也是对的,还是证明你以前用的套路不对

    吗?一直管有一天管不住了怎么办?想没想过这个问题?

    你天天盯住他所有的这些时间,你告诉我你能做多久呢?你孩子现在初二了,你说

    我想想有什么办法照样把他盯死。因此你进到高中,到大学,您这活是你注定干不

    了的活,他靠的是什么?他靠的是他自觉。

    有没有管不了自己的时候?当然有。有他要自己承担后果。我也有通宵追剧的时

    候,我也有通宵看小说的时候。我上高中的时候,晚上半夜起来看小说,把眼睛都

    看近视了,我也控制不住自己,成绩也下滑得很厉害,但那个时候因为住校没人管

    我,所以最后不是还是靠自己自己遇到问题了,自己得想办法,你把这个责任交给

    孩子,孩子会有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但是不要变成这种妈妈跟孩子对抗的这样

    的方式。

    我觉得爸爸妈妈在小学三年级之前,你说陪着孩子写作业,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没有问题。小学三年级之后,如果孩子需要需要爸爸妈妈的支持说我控制不了,老

    妈你把手机给我拿走,你把 WiFi 关掉,孩子求我们也会帮忙的,不是说我们孩子

    就不管了,我们孩子有什么需求我们还支持他,然后多陪孩子聊聊天,多陪他开开

    玩笑,多逛逛街。你要知道这些问题,不是说你觉得有问题,孩子啥也不懂,初二

    的孩子啥不懂,学习成绩好不好,他自己不知道。他自己的学的怎么样,他自己不

    是很清楚,他自己本来都是个很要的孩子,你管那么多干嘛?

    刚才有人问说不是不题海战术真的可以吗?这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说因为我

    们今天想网游这事,我们不是特别想讲学习这些事。因为大家知道最近开学前后,

    我也是在很多地方讲过学习考试,这些事情我觉得我们要真的想帮助孩子学习,你

    研究学习、研究考试还是可以的,你要没什么研究就算了,承认当年你学的也不怎

    么样,你对学习这事也没想明白,然后想到的办法也都是笨办法,还没孩子聪明,

    那就干脆把这事交给孩子。

    学习知识是个金字塔,老师出题是从金字塔顶端往下出题的,孩子在那个题海里边

    游是淹死也游不上岸的。题海无边,做那么多题干什么?我们真正要解决问题是什

    么?我们真正要解决的是考点问题,是知识点的问题,这个知识点懂了做一道题懂

    了,那就行了,你做 100 道,它还是一个知识点,所以做那么多题实际上是没有多

    大意义的。那么反正我有一个朋友,他也比较牛,他就是看不惯这种题海战术,所

    以他孩子一上小学,跟班主任说,我告诉你,我家孩子不需要做作业,你也不要给

    他留作业,你也不要检查作业,你也不要让我给他签字,这些事我都不做。我们就

    约定好。各位老师第一不需要你帮我们家孩子留作业,第二我孩子不需要做作业。

    第三,我也家长也不会签字。

    他们家孩子现在已经上初中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不做作业,所以业余时间特别

    多,因为不需要做那么多作业,然后你画画弹琴做手工,就玩他自己的东西,从来

    不做作业,但是不做作业不等于不预习不复习。所以老妈就陪着这个孩子从小学一

    年级开始养成了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你不做作业你就知道你自己要抓知识点,你要

    把知识点想通,你要把书上的课后作业要弄明白,所以他女儿不做作业,只是把这

    个例题原理和书上的练习题搞清楚就完了,从来没有额外的做作业。那么你知道

    吗?他女儿的成绩也是在好的学校,在上海比较好的学校,不是四大名校,但是也

    是非常好的学校了,不是一般的学校。他女儿在年级组,不是班级,是年级组的考

    试永远是前 10 名,所以老师也没的话说,从来不做作业,但期中期末考试我就年

    级前 10 名,所以谁也说不出来什么,老师不能说你家怎么样你怎么样,我能考前

    10 名,你做那么多做作业,你最后也没我考的好。

    所以你又看到我们说的学霸和学渣最大的区别一定是学渣比学霸多做了很多作业,

    多做了很多遍的作业,所以千万不要把这个时间当成我们盯孩子的一个方式,时间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常量,他这个时间做这件事了,就没有办法去做另外一件事

    了。做作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一个主业,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是绝对不是唯一

    的那件事。老爸老妈要真想帮孩子就帮孩子节约点时间,帮他节约一点时间,让他

    除了我们学校的课业之外,还能够成长一下自己,别把自己的孩子压死。

    所以你说关于这个案例我最关心的是什么?我最关心的就是孩子划手,然后我更关

    心的就是妈妈去找人做咨询,家里就这么两件事,跟作业跟打游戏跟什么都没关

    系,就是一个过度焦虑的家长和一个在青春期有自残行为的女孩,这个女孩自己的

    自我要求很高,爸爸妈妈只要站在旁边能够支持一下她就行了,但是爸爸妈妈觉得

    做的不够。爸爸妈妈还要去指责她,还要去压迫她。你要知道一个自律很强的孩子

    自己承受的东西有很多了,否则为什么干到后半夜才睡,爸爸妈妈的这种指责唠叨

    是雪上加霜的事,所以那孩子就没办法,就只能划自己的手。这个是我特别担心的

    一件事。

    第一,老妈一定是情绪焦虑,你不管你的孩子怎么样,我不关心这个孩子怎么样,

    我首先关心这老妈,这老妈一定是个严重的焦虑反应。找了这个咨询师,又找了另

    外一个咨询师,然后困扰这些事情,一个淡定的老妈,不会这样。

    第二个,我们作为咨询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初二女生的自残行为,孩子要求太高

    了,对自己要是我劝那孩子,我就是说别对自己要求那么高了,你老妈天天这么盯

    着你,你对自己的要求那么高,双重压力加在一起压力太大了,还是适当的释放,

    所以这是第一个问题。

    就是说我们目前根据来访者就母亲提供的材料,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个女孩是有明显

    的游戏成瘾的症状,但是她可能存在着边做作业,边听音乐或者边做作业边打游戏

    这样的情况,这可能会或者是完成作业的时间长,然后睡眠时间短,这是我们关注

    的,当然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就是滑手的现象,这个是存在危险性的,我们是希望妈

    妈还是应该优先关心自己女儿的身心健康和身心的安全。

    至于做作业打游戏这事可以适当的放一放,然后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一个初二的女

    生,如果一个初二的女生还不能自己看清楚,调整好这样的事情,就爸爸妈妈我们

    旁边支持,那么她如果说彻底就做不好这件事儿,我觉得爸爸妈妈的卷入只能诱发

    更多的冲突和诱发更多的情绪反应,甚至可能带来危险。好了,这个案例就到这

    里,我们第一关心的是生命,第二关心的是老妈的情绪,第三关心的是亲子关系。

    至于什么作业游戏什么的这些事,我觉得在本案例当中不是咨询师优先关注的问

    题,这个就到这里。

    案例 1 答疑:

    1.关注女孩的睡眠问题;

    2.咨询师需关注女孩曾经有划手的行为,做风险评估;

    3.看见女孩所处的年龄阶段,该时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

    情绪极化、自我要求高

    4.母亲与女孩的沟通方式,过度焦虑的母亲;

    5.专注亲子关系和互动模式,而非游戏; 

    案例 2

    孩子的母亲求助,因为高一男孩不愿意上学,曾经因为上网玩游

    戏的事情与父亲发生冲突。父母断了家里的网络,孩子不闹着玩

    游戏也不上学。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在孩子一年级时已经离婚但瞒

    着孩子,孩子在初一时发现父母离婚。父母虽离婚但各自没有组

    成家庭,同时监管孩子的学习。作为学校心理辅导老师,见过孩

    子母亲,讨论过家庭教育的内容,母亲有反思自己的教育问题。

    但仍处于僵局,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案例二,这个也是孩子的母亲求助,为什么都是孩子的母

    亲求助?那么因为这个是高一男孩已经不愿意上学了,曾经因为上网玩游戏的事情

    与父亲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父母断了家里的网络,孩子也不上学了。

    咨询师了解到孩子父母在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已经离了婚了,虽然父母都已经离婚

    了,但是各自都没有组成家庭,同时监管着孩子的学习。我的天,真得带着多大的

    这种力量在管孩子学习。然后学校心理辅导老师见过孩子的母亲,母亲有反思,但

    是还是处于僵局,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才好。

    孩子的妈妈求助是因为高一的男孩不愿意上学了,然后直接的诱因是因为跟父亲发

    生了冲突,然后父亲断网了,孩子就拒绝上学。我觉得站在高一的男孩的角度讲,

    回应方式也比较对等:爸爸妈妈断了他的网,他就断了爸爸妈妈的念头,你不是想

    让我上学吗?我就不上了,我也不闹,你不让玩游戏不玩了,可以,那么你想让我

    上学我不去,我觉得这个是孩子的一种回应方式。目前看起来回应的方式也是对等

    的,也没什么问题。

    现在就是僵局。他不让他玩游戏,他就不给上学,接下来就看怎么办。这家里边确

    实是怪怪的。你说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就离婚,瞒着孩子瞒到高一,父母都同时监管

    孩子的学习,这得是一个啥家庭。爸爸妈妈离婚十几年,还在一起盯孩子。我听着

    好像有一点恐怖,在一个家庭里边,一对已经离婚了十几年的夫妻在死盯着一个孩

    子学习。

    你要知道上网的冲突最有意义,最严重的就是这种程度,就是断网。断网就是釜底

    抽薪,就是最狠的对游戏的一种惩罚方式,那么孩子就做出了一个对等的回应,就

    是说你断我的网,好,我不玩了。你不是希望断了网之后让我去上学,我就不上

    学,那么我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觉得这里边有什么问题,孩子的反应很理智,那么妈

    妈现在没招了,可能就想办法看看咨询师能不能助力一下,怎么在断网的情况下又

    能让孩子去上学。

    断网对今天的一个男孩而言,高一的男孩而言,这就相当于什么呢?这就相当于我

    们已经进入农业社会了,突然你要让这个男孩像野人一样去生活,退回到原始的社

    会。就是说这个信息社会了,但是我把网给你彻底一掐,就意味着什么?你网上没

    法获得信息了,没法交往了,没法打游戏了,没法追剧了,你说网上活动都不行

    了,你退回没有网络的时代,那就相当于什么?就相当于爸爸妈妈在农业社会,这

    个已经生活了一段时间了,突然把爸爸妈妈打回到原来的狩猎时代,把你扔回丛林

    当中,告诉你这个猛兽什么出现,你自己去面对。现在没有粮食吃了,没有这个米

    没有面了,你想活着吗?那好,扔回丛林,你去打野猪打野兔,然后你才能活下

    来。差不多就这样。所以你就知道这是非常狠的一种做法。

    我以前说就说孩子遇到的学习问题,我们认为基本上都不是学习问题,为什么我们

    很多家长死命的把眼睛盯在考试成绩、学习成绩上,我告诉你那个问题对孩子而言

    根本就不是问题,你去问绝大多数从中学走出来的孩子,不管他是学习成绩好的,

    还是学习成绩不好的,你问他当年你在学校的时候,你是用了多少心思去学习?包

    括学霸和学渣,他们都会告诉你,当初根本就没学习,只是假装在学习,只是装给

    自己的父母看,装给自己的老师看而已。

    那么你等他长大了,他就说你看当时我真的没有用心学习,我心思根本就不在学习

    上,而且我真的也没花功夫。你去问很多孩子都是这样的,然后爸爸妈妈就老觉得

    说自己盯着那个时候孩子是用功的,自己没盯,那个时候孩子就是瞎玩的,但是说

    实话你盯着的时候孩子也在瞎玩,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还是有策略的,你以为你盯

    住了,孩子告诉你根本就没盯住,事实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爸爸妈妈干不好这个活,干不好这个活还要硬干,你承认干不好,要么你交给专业

    人士去做,要么你把这个权利让给孩子自己,又不交权、又不让权,然后自己又干

    不好,干不好就产生了特别多的情绪,就暴躁,然后就愤怒,然后就指责,然后就

    甩锅,然后就夫妻对骂,然后又合起伙来联合双打,就收拾孩子,你自己不行就不

    行,你就承认你不行就完了。你不行并不等于孩子不行,你早一点认输,孩子就可

    能早一点扛起自己应该扛的责任,你老觉得你行,现在不是证明你不行了吗?所以

    你知道很多孩子就想说说你不就是想控制我吗?那么好,我完全交给你控制,你来

    控制,你看你能控制的行还是不行?是按你的方法说能够有效果,还是按我的方法

    做会有效果? 你不是断网吗?你看它这个孩子的做法是什么?不哭不闹,不玩游

    戏,你不让我玩,我不玩了。按你说的来,不让玩游戏了,我也不上学了,你有本

    事你把我弄到清华北大去,这个就是不合作的方式。

    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回应模式。你是积极回应还是消极回应?

    是合作的态度,还是这种竞争的态度?真的爸爸妈妈少折腾少搞一点,把跟孩子的

    关系处好了,学习对孩子根本就不是个事儿。你怎么就老觉得说孩子学不好,然后

    老觉得就这点时间学不好,老觉得这个也打扰了孩子学习。没有,我告诉你真正打

    扰孩子学习的就是亲子关系,这是最大的一个负性变量。你要是跟孩子的关系处好

    了,孩子知道父母的期待是什么,孩子学起来的效率会高的不得了,你把关系搞坏

    了,他本来就不是为自己学习,他就是为你学的,你把关系搞坏了,他为什么还为

    你学呢?你也没有在乎他,你也没有真的关注过孩子的感受。

    你知道断网对一个年轻人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断掉了他的所有世界,他的朋

    友,断绝了他的爱好和成就感。反正今天讲的好像都是孩子沉迷网络的案例,但是

    我在今天的这两个案例当中,并没有看到孩子沉溺于网络的证据。不管是前一个案

    例还是这一个案例,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你要评估网络成瘾现在也是一种心理疾

    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发出这个标准了,网络成瘾一定是一种心理疾病,但是不

    要瞎说,你看谁是网络成瘾,符合哪一个诊断症状?

    你告诉我这两个案例里边哪有网络成瘾的基本症状,你可以诊断吗?你作为咨询

    师,这两个孩子,不管是初二的还是高一的,你能够诊断他是网络成瘾吗?反正我

    是不敢做这样的判断,我认为这两个孩子玩游戏没什么问题,所以这不是网络成瘾

    的案例,这是什么?

    这是看到了一个父母过度焦虑,然后过分干涉孩子,跟孩子的关系发生了激烈的冲

    突、亲子冲突,一个是孩子要割腕,一个是孩子不上学了。就这事已经搞得很糟糕

    了,这不是网络搞的,你以为个案是网络搞的,你以为孩子不上学,是网络搞的,

    跟游戏有啥关系?是跟亲子冲突有关系,你应该改善亲子冲突,改善亲子关系。你

    老拿游戏说什么事,你把亲子关系改善了,你看看他的还上不上学,还划不划手。

    所以这两个案例我是劝我们各位心理咨询师,不要一上来就去搞什么网络成瘾,你

    听谁说的这是网络成瘾,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个是网络成瘾?成瘾是指一个人主要

    的甚至是唯一的来源,然后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功能,然后一种快乐模式

    取代了其他的所有的快乐模式,这叫成瘾。一天打多少小时算成瘾,影响到了什么

    社会功能了,动不动就说网络成瘾,我不是特别赞同这件事,不要对刚才说甩锅,

    你不要把这个锅全部都甩给游戏,爸爸妈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然后死盯孩子,

    盯完孩子成绩也没提高,什么也没改善,越盯越差,最后把关系都破坏掉了,破坏

    完了就是该用的招,什么狠招狠话,全部都已经用过了,用完了以后依然没用,很

    有失败感。

    然后到心理老师这里边找法宝,希望心理老师来做帮凶,心理老师咋就那么坏呢?

    我们现在心理咨询师不是助纣为虐的,谁也别想到心理咨询师这儿想拿几招,然后

    去控制别人,去骗别人,去害别人,去操纵别人,不要这样。心理咨询师,就是应

    该对自己有更深的看见,就是应该扛起自己的责任,应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就

    是应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改善。别一天老看着游戏不顺眼,看着孩子不顺眼,你小

    时候没玩过游戏,你现在天天刷手机,你自己做不到的事干嘛一天老让那么小的孩

    子去做到,你把他所有时间都掐死了,你让他学习,你觉得他就能学好吗?

    把自己的情绪调一调,把自己的人生过好,然后别把孩子变成自己的敌人,别哪看

    着他都不顺眼,你跟孩子的关系改善了,你不那么恶劣的处理亲密关系,这个世界

    就会好很多,有点温情,有点爱,有点智慧,做事对亲人不要太狠,说话不要太

    绝,做事不要太狠,都是亲人,自己搞的还不够,还想把心理咨询师加进来,跟着

    一起搞。

    现在有人问说,网络成瘾的标准是什么?别问我,我才不关心这事。为什么?因为

    心理咨询师没有资格做诊断,家长就更没有资格做诊断,老师也没有资格做诊断,

    不要动不动就说谁成瘾,谁成瘾你自己不成瘾嘛?你到双 11 没剁手,你追剧没追

    到过后半夜,你打游戏没有什么没有打过通宵的时候,你出去一群人喝酒,没喝到

    过后半夜,你 K 歌没有 k 那么长时间,跳广场舞跳半天不回来,什么叫做游戏成

    瘾?

    我就觉得孩子年轻的时候,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自我控制力差的时候,就亲人在旁

    边的一挺一帮就好,孩子是生命的主导,我们跟他们伴随着他们的生命成长,我们

    的人生就有希望,夫妻搞也就罢了,然后还都跟孩子去搞,反正我觉得这家庭就有

    点问题。

    孩子小学一年级就离婚了,你说这个家庭里是什么关系吧?然后还假装没离婚,演

    戏演到初一被孩子识破了,说明演技也不怎么样。然后两个都来盯孩子学习,然后

    盯到断 WiFi,这种激烈冲突的程度。你就听这几个描述,你就知道这个家是一个

    什么样的家。然后你想一下那个孩子在家里面有爱吗?有谁爱他吗?爸爸妈妈之间

    彼此有爱吗?爸爸妈妈爱对孩子吗?都拿着孩子干,动不动就断网,下手多绝的一

    做法。

    真的我们现在孩子都很聪明,做起事来都不输给谁,我现在真的很佩服年轻人,你

    别看学习不好的年轻人,真的想干一件事,他做成那件事,可以自己搜集的资源,

    自己找到的策略比你厉害多了。你就想想游戏那个东西,谁教过他?你觉得打游戏

    很容易,让你去打,你能打得过你孩子吗?你打不过的。他比你强比你厉害,说明

    他比你学习能力强,比你学习的速度快,比你学习好。

    打游戏这个上面你学不过人家,你凭什么认为人家学习不行?真的同样学一个东

    西,你能学得过人家吗?你说人家孩子为啥不好?学习成绩为啥不好?不学习能力

    不行,就是没想干这事,想干这事,一定能把这事干好,为啥不想干这事?烦了厌

    了。爸爸妈妈死命逼着他干这件事,告诉你,你不有本事吗?你有能力你把我学习

    搞上去,你还是搞不上去吗?我们很多孩子跟我私下聊天都说学习那个事放心,提

    高个 10 名 20 名都不是问题。但是问题是老妈老爸不能搞我,不能天天来搞我。

    我记得我上次说过,就是说一个高二男生到我这来说,我说你的成绩你爸爸妈妈都

    很担心,你怎么才能把你的成绩提高上去?他说贺老师你放心,这事我能搞定。但

    有前提,我要买双鞋,只要给我买双鞋,我期末的成绩一定可以提高 10 名,在班

    级里边成绩提高 10 名,你不要认为这个很容易,这是其实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期中到期末半个学期的时间成绩提高 10 名。厉害。啥要求?我要买双新鞋,因为

    我现在穿这双鞋已经露脚趾头了,这个事儿是可以的,我就把他老妈老爸找过来,

    我跟老妈说,我说孩子在这咨询完之后,孩子保证到期末考试成绩,提高 10 名,

    可以跟你签合同,可以签承诺书都可以,保证期末考试成绩提高 10 名。你不用管

    人家,人家有学习方法、考试策略,但是前提是要给这孩子买双新鞋,他妈说那绝

    对不行,为啥不行?妈妈说他的鞋柜里有 17 双新鞋,他都不穿,每天就穿着露脚

    趾的破鞋去上学。所以他要想买新鞋,先把那 17 双鞋给我穿完,穿坏,我再给他

    买新鞋。我后来跟他爸说,我说能不能给孩子买双新鞋,但是不能爸爸妈妈去买,

    让这个孩子自己买,他相中哪个鞋,给他买哪个鞋,就能保证期末成绩提高 10

    名。他妈妈就说不行,他爸爸说贺老师我听懂了,这鞋我来买,从你这出去带着儿

    子去买鞋的地方,他说去哪我就去哪,他相中哪双鞋,我就花钱给他买。

    我说好,反正你们父子在这当下约定,第一,爸爸妈妈不许乱掺和,孩子说买哪双

    鞋就买哪双鞋,你不能说这个鞋不好看,这个鞋太贵了不买,孩子自己做决定,你

    爸爸妈妈出钱。孩子要保证期末考试提高 10 名,就这么欢欢喜喜的就离开了。

    啥是心理咨询呢?哪有那么多问题心理问题,亲人之间相互搞出来的,你不搞这个

    事非常好办,大家合作,爸爸妈妈你得跟孩子合作,那孩子才能跟你合作,你希望

    孩子实现的目标,孩子实现起来很容易,但是问题就是他想实现的目标。你天天老

    杠着他,你就不想让他去实现,你为啥一定要恶心他呢?

    还为啥一定看着孩子开心,自己就不开心呢?为什么孩子想干什么我就偏偏不让他

    干什么,那为啥你要这么干呢?我孩子想做的事,你为什么就死乞白赖一定不想让

    他做?好了你成功了,你做到了,你恶心了自己的孩子,那么他想干的事他确实干

    不了了。接下来你想干什么?你认为你能干成吗?对吧?关系都是处出来的,人心

    都肉长的,你对孩子好,这不是说出来的,不是说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昨天也跟一个妈妈又说她的孩子,她就说她孩子炸毛,在面前把电脑摔了。我就

    问她你说哪句话,她说我这都是为你好,儿子当时就炸了,我说不只是你孩子不爱

    听这句话,就这句话我也是特别不爱听的,我特别不希望听到哪一个爸爸妈妈到我

    这里来跟我说,我这都是为了孩子好,你不要为了孩子好,你就为你自己好就行,

    你不要为孩子好,孩子自己会为自己好,但别去恶心自己的孩子,别去硬要扭他,

    他想要的又就不给他,然后他想玩什么就是不能玩什么,他要什么东西玩什么很开

    心,就是不想让他开心。干啥呢?一家人,你为什么要这么搞他?

    反正我不知道这么养大的孩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反正我估计你想要的我就偏偏不

    给你。你要想要这个东西,好,你必须接受我的操控,必须要接受我的控制,做你

    不愿意做的事,干你不愿意干的活,你知道这是多么恶心的人才会这么干。我说你

    想要这个东西吗?好,你做一件你自己特别讨厌的事,来取悦我,我才满足你的要

    求,这种交易还是亲情,听起来就像黑社会小流氓才会这么做的,给大爷笑一个,

    舔一下我的鞋,多丧失尊严的一件事情。别这样,都是一家人,都是亲人,大家有

    什么事好好商量,一起合作,打游戏、听歌、写作业、交朋友,追剧,然后去买鞋

    去把自己打扮的更漂亮,都是挺好的事儿。

    我们一起干好吧?爸爸妈妈一起干,掺和进去了你就有影响力,掺和不进去被踢出

    来了,你这辈子都没什么影响力了,还以为自己是爸爸妈妈,你早就不是了,你别

    说你说啥人家不听,现在很多父母就是你越说什么,我就要跟你拧着干,为啥?因

    为你也是跟我拧着干的,从老妈那里别的没学会,拧着干这事是学会了。你不是我

    喜欢什么,你就不想让我满足吗?那好,老爸老妈你说你喜欢什么?我就不让你去

    满足,你们管住了,但又能怎么样?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归结总结一下,总结下来,这两个案例我并不认为是游戏

    成瘾案例,你们怎么想是你们自己的事,你们怎么判断我不管。我在这里不做这样

    的判断,然后我认为孩子也没什么问题,真正需要关注的一个是孩子割腕的这件

    事,这应该由其引起关注,其他的事在面前都算不上什么事儿。

    第二个孩子高一的孩子辍学也是一个对等的回应行为。我也不认为哪里做的不对,

    因为就跟他爸爸的这种断网行为比较而言,孩子不上学,我觉得是一个对等的回应

    方式,也没有什么不对,看到了孩子的力量,作为咨询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母亲

    的焦虑,过分的焦虑。

    然后还有提醒各位咨询师,不要被来访者,不要被家长当枪使去对付他的孩子,也

    不要期望着把我作为工具,来成为对抗孩子的一个工具,我也不扮演这样的角色。

    好了,今天的督导和案例教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案例 2 答疑:

    1.孩子不闹不上学是对父母断网行为的一种反抗;

    2.关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3.不要轻易给孩子下网络成瘾的诊断;

    4.父母过度焦虑,过多干涉孩子的学习

    来源:微笑主义公益案例教学答疑平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27案例答疑系列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kc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