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昧,读音bú mèi,汉语词语,指:
1.不忘。
2.不晦暗,明亮。
3.不损坏;不湮灭。
~题记。
古人言:先成家后立业。孔子是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的,他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说得通的:成家十年后能立家、立业、立身,再十年后能够明白社会、明白自己。但于今人而言,知识学习的训练太长,成家太晚,立业更难。想要不惑,不经历足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历练,很难做到。
但现代人也有些优势:比如人类知识积累更丰富,获取知识更方便,社会实践更多元等等。更重要的是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更好,青年期时间更长,更长寿、时间更多。
换而言之,古人的节奏咱跟不上,但也只是延迟一下,总体上是可以去追寻的。
而年至四十,正是体力正当,心力正盛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停在顶点跟着岁月溜坡,还是更近一步,爬坡上扬?
很多人靠着前四十年的积累,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后面靠惯性爬坡。但我更在意的是积累本身的问题:过冬的粮食总是有限的。
四十岁,如那秋季的稻谷,成熟、内敛,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自以为是,开始封闭。
要知道,没有靠惯性就能走完全程的路:因为生活的路从来都是崎岖的,生命的路更是无常,人生的路从来只有向上的方向。
所以,四十岁,不求不惑,但求继续上下求索。不忘却、不湮灭,追求光明,爬坡向上。
四十不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