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哥和他的媳妇们(2)

四哥和他的媳妇们(2)

作者: 秀骨青松 | 来源:发表于2022-12-24 23:54 被阅读0次

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三)

一年后,小瑶生了个儿子。

这一下,可把全家人都高兴坏了。原本懒散、贪吃贪喝的四哥,也不出门了,专心在家伺候月子,每天笑得合不拢嘴。

七十岁的大伯大娘乐得忘了自己的年纪,不知疲倦地忙碌着。他们忙着给亲戚朋友报喜,忙着找人去集市上买菜、忙着准备着宴客的酒席……为了庆贺孙子的出生,两个人商量着一定要把酒席办得排排场场,即使借点钱也愿意。

大伯还亲自给孙子取名为“满意”。他觉得这个孙子来得太及时了,在自己古稀之年,还能看到小儿子的儿子,自己的这一支在族谱上又多了一个位置,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成功的人生。

喜宴过后,大伯专门找人给小儿子分了家,给他们一家三口分了房子、分了地。他期盼着自己这个好吃懒做的儿子,在做了父亲以后,能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过好自己的日子。

生产后的小瑶对生活更是充满了热情。除了照顾好儿子,只要有空,她就会一头扎进地里。割草、施肥、打药、打叉……她明白,只有种好自己家的庄稼,有了好收成,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四哥本是个懒惰之人,因为有了媳妇的管教,也变得勤快起来。邻居们常给他开玩笑:“四儿,咱不能干,干活那么累!”

四哥嬉皮笑脸:“没办法!没办法!老娘们非得让去。”

按理说,事情发展到现在,皆大欢喜,这应该是所有人都想看到的结果。

可是偏偏有一个人不愿意,这个人就是大娘。

四哥两口子一心扑到庄稼地里,孙子满意自然就需要奶奶照看。

大娘强势了一辈子,也自在了一辈子。四哥结婚前的十几年里,虽说她曾为儿子的婚事发愁,可是实际上家里地里的活,却极少伸手料理,那时候她被邻居们戏称为“老佛爷”,其舒服程度可想而知。

如今七十岁了,突然要照顾几个月大的孙子,她实在是难以接受。

喂奶、换尿布、哄睡……这些辛劳不说,关键是连门都不能出,这让平时自由惯了的大娘,有了蹲牢狱的憋屈感。

原来盼媳妇、盼孙子,现在都有了,谁成想儿子的好日子,却是她的苦日子。

每次小瑶送孩子,大娘就跟儿媳妇不停地抱怨,说孙子如何难缠,自己如何疲惫,一天下来,自己累得连饭也吃不下。

婆婆这样说,小瑶心里很过意不去。此后无论地里活再忙,她也尽量早点回来,好让婆婆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如果回来儿子睡了,她就会把公婆的饭一块做出来,让他们吃现成的;赶集上市,她会把买的菜分给婆婆,还会给老两口买换季的衣服……

按理说,小瑶做到这个份上,作为儿媳妇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农村人,哪个奶奶不看孙子孙女?老人不帮儿子媳妇一把,他们的小家没有收成,又如何生活呢?

都说做人都讲究人心换人心,谁知小瑶的体谅孝顺,不但没有换来婆婆的理解,反而让她得寸进尺。

一天下午,小瑶回来晚一点,大娘开口就骂:“不长好心眼的东西,你想把我老妈子累死?”

小瑶解释说一块地就剩一点,想干完再回来,谁知大娘根本不听她的,指着儿媳妇骂骂咧咧,到最后直接骂小瑶是“不通人情的南蛮子”。

小瑶不敢还嘴,一个人抱着孩子,坐在胡同里默默地流泪。

小瑶的忍让,没有得到大娘的谅解,反而被认为是胆怯无能的表现,从此她对待这个儿媳妇,更是有恃无恐。

有一次我下班刚走到胡同里,亲眼看到大娘把一碗开水泼到小瑶身上。小瑶被烫的尖叫起来,不大一会,胳膊上的水泡像鱼鳔一样,明溜溜得吓人。

母亲看不过,劝说大娘:“大嫂,你不能这样。人家孩子嫁过来,离娘家那么远,咱不心疼她也就罢了,怎么能让孩子遭这样的罪?”

“我就是打死她,她跑不了,也跳不了。孩子生完了,我啥也不用怕了,她娘家也来不了人……”大娘完全一副不管不顾的模样。

见此情景,邻居们都窃窃私语。有的感慨着小瑶命运不济,有的诅咒着老太婆的嚣张跋扈。大家都说,她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现在不是儿子找不到媳妇的时候了。

原本开朗热情的小瑶变了,变得郁郁寡欢,整日不见一个笑脸。除了下地干活,就是窝在家里看孩子,胡同里很少再看不到她的身影。

这件事以后,邻居们还发现只要小瑶给婆婆送孩子,总免不了挨一顿骂。小瑶越不可吭声,那骂声就越来劲,越响亮。

后来大家终于明白,原来大娘打骂儿媳妇,不仅仅是因为看孩子,她还想让街坊四邻们看看,她是如何在儿媳妇面前耍威风的。

那年冬天,小瑶病了,变得神情恍惚,经常半夜里哭醒,经常喊头疼。四哥这次也有点害怕,怕媳妇会落下病根。

大娘打骂小瑶,四哥都知道,见媳妇不还嘴,他也没说什么。他还觉得媳妇知道让着老娘,自己也有面子,所以也没有干涉。

现在媳妇经常头疼,他担心起来,立马带着她去了镇上的医院。

医生说小瑶得了抑郁症,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开了一点药,并叮嘱四哥,以后要让媳妇心情舒畅,不能惹她生气,不能让她再受刺激,这种病,最需要的是家人的关心。

那时候,农村有个极落后的观念:只要不住院、不开刀,就不算有病,病人也不会得到重视。

小瑶的病就是这样,连个针都没打,就给了几包药,四哥立马觉得是媳妇矫情了。

他们俩回到家,有人问起来,四哥笑着说:“没啥事,医生说是精神病。”

这句话碰巧被大娘听见,她对小瑶的称呼也由原来的“南蛮子”变成了“神经病”。

时间长了,对于她们婆媳之间的事,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尽管私底下同情小瑶,可是也都无能为力。。

1997年八月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碌着,村里的一个同事找到我:“你四嫂死了。”

我没听清楚,忙问了一句:“你说谁死了?”

“小瑶,你四嫂!”

“啊!”

就像一个霹雳在头上响起,我无论如何不敢相信。

“真的?”

“这还能有假?”

“怎么死的?”

“喝农药。”

“为什么啊?”

原来,满意生病了,小瑶没钱给儿子看病,就把大娘院子里黑槐树上的槐米给卖了,一共卖了15元钱。

本打算用这些钱给孩子看病,谁知大娘说树栽在她的院子里,这钱应该给她才行。

小瑶不给,她说要给孩子看病。可是大娘不管这些,拿着竹竿满院子追着打小瑶,嘴里还亲娘祖奶奶地骂着,非得把这15块钱要过来不可。

小瑶气不过,就喝了农药。

当众人七手八脚把她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了心跳。原来因为担心儿子的病,她早上没有吃饭。胃里空空,农药吸收的很快。

就这样,小瑶死了,留下了不到两岁的儿子。

满意一天到晚地哭着找妈妈,任谁也哄不好;四哥就像傻了一样,每天喝得眼珠子通红,结结巴巴把大娘胡乱地骂一通;当他清醒的时候,又会抱着儿子号啕大哭,质问大娘为啥不是她去死……

这对可怜的父子,让胡同里的邻居们揪心。一个原本完整的家庭,就这样支离破碎。

这一年,小瑶24岁。

相关文章

  • 四哥和他的媳妇们(2)

    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三) 一年后,小瑶生了个儿子。 这一下,可把全家人都高兴坏了...

  • 四哥和他的媳妇们(4)

    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五) 四哥从拘留所回来以后,整个人都变了,他躺在家里三四天不吃不喝,...

  • 四哥和他的媳妇们(3)

    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四) 小瑶的死,对大娘也是一个意外。 她哭着对每一个经过家门...

  • 四哥和他的媳妇们(1)

    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 四哥是大娘最小的孩子,自小倍受宠爱。 大娘这一辈子共生了10个...

  • 老司机和他的小媳妇们

    老张开车十几年了,名符其实的老司机。他开一辆前四后八的大货车,长年奔走在晋豫之间的高速上,以运煤为生。 开货车的司...

  • 实力

    去年春节,村里的范群找到四哥说,他表妹家的养鸭场招工人,希望四哥能和他一起去。待遇是管吃管住,每月四千元。 四哥曾...

  • 老张和他媳妇

    “你这买的什么破烂玩意,就这还20块钱?你有没有脑子,这不浪费钱吗?!”隔着两道门都能听见老张数落媳妇的声音,不用...

  • 老刘和他媳妇

    此事是年轻时听村里老人讲起,其真实性和发生的时间已不可考,只知那时还是肩挑背扛的年代。 黄庄的老刘和老张都是买卖人...

  • 老范和他媳妇的那点事2

    早上,老范做了一大碗面条,跑了一里地,端着来老太太们这块吃来了! 吃碗面他跑一里地,他吃饭也寂寞! 媳妇看他出来了...

  • 她输了

    “媳妇儿,过来……”秦斯在病床上眼巴巴的望着自家媳妇儿的方向。 “嫂子好!我是四哥的……”秦柒柒正准备开口,就发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哥和他的媳妇们(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pi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