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不单是技术,任何学说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
以佛教为例,释迦牟尼(也称佛陀)创建佛学,本是为了对抗婆罗门的种姓制,佛陀的原创思想其实只有“缘起性空”。
佛陀在世时,佛学就已经有很多矛盾,但因为释迦摩尼的权威性,很多问题被搁置。等到释迦摩尼圆寂后,问题就被徒子徒孙拿上明面上讨论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佛教,早已不是佛陀在世时的模样。大体上说,佛教的发展,是沿着两条路线同时在走,一条是立门派,一条是打补丁。
佛教门派众多,什么禅宗、天台宗、净土宗等等,这是立门派。
佛陀没有解释为什么好人没好报,所以就出来了三世因果论,这是打补丁。
佛学如果不能发展,可能早就消失在世间。
佛学与IT
佛学的发展与演化,其实跟我们学技术,是一样的道理。
任何技术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出现的,但任何技术,都有他的局限性。
从无到有HTML,这是立门派;从HTML1到HTML5,这是打补丁~任何技术存活至今,绝对离不开这两条路线。
而我们要学的HTTP也是如此。
HTTP的历史
HTTP诞生于互联网的黎明前,也就是1989年,中文名称叫超文本传输协议。
那个时候知识共享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他的发明者致力于将全世界的研究者们联系起来,这就有了WWW(万维网)。
构建WWW的技术有三,分别是:
- HTML : 承载网页内容
- URL : 指定文档所在地址
- HTTP : 文档传输协议
这像不像是寄快递,你把东西(HTML)打包好,用顺丰(HTTP)寄到XXX地址(URL)。
一开始的网络做的事情是很简单的,不管技术如何变更,网络要解决的问题,根本上是没有改变的。
网络基础 TCP/IP
我们使用的网络,需要多个协议共同配合,这些协议有个统称,叫TCP/IP协议族,而HTTP属于它内部的一个子集。
TCP/IP协议族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分层。TCP/IP协议族按层次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分层的目的就是为了解耦。主要把各层之间的接口部分规划好,每个层内部是可以自由改动的。
关于TCP/IP的知识点,下篇文章再细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