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网上付费学习了那么多知识,生活仍旧没有任何改变?
为什么学习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遇到问题的速度?
……
学什么?——学源头的知识
王小波讲过一个笑话,是说一个将军看到一个士兵很紧张,就递给他一个口香糖。士兵咀嚼之后,将军问他,“还紧张吗”。士兵说,“不紧张了,但这个口香糖好像没味道”。将军说,“因为这个口香糖是自己咀嚼过的”。
时代发展得越快,我们就越焦虑。为了缓解焦虑,我们“饥不择食”,去咀嚼别人已经咀嚼过的口香糖,却浑然不觉。这些口香糖,就是出现在我们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社交软件中的各种信息、知识。殊不知,咀嚼过这些口香糖后,我们更焦虑了。因为“生产”这些口香糖的目的,看似是缓解焦虑,实则是不断的挑逗我们,给我们制造焦虑。这些口香糖的“生产商”非常精明,深知卖的就是焦虑感。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看看一块口香糖被咀嚼过后,是如何变成毒鸡汤,被我们“一口闷”的。
197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与威廉·蔡斯,在研究了国际象棋大师和新手之间的差异后发现,国际象棋大师的记忆中有5万—10万个棋局组块,而这些棋局组块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才可以在脑中形成。这就是“10年定律”的“原型”。1976年,埃里克森基于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了针对国际象棋大师的研究,随后发表了一篇论文《刻意练习在专业获得中的作用》。
上述是一手信息,信息的源头。
2016年,艾利克森出了一本书叫《刻意练习》。书中指出,并不是任何人刻意练习10年就可以成为大师;天赋、练习方式这些因素也很重要,基于这些因素之上的刻意练习才可以成就天才。换句话说,这本书告诉我们,低水平的勤奋无论练习多少年都不可能成就一个人。
这本书就是二手信息。
另外一个叫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人,出版了一本风靡全球的畅销书《异类》。 他既没有提到“10年定律”,也没有提到“刻意练习”,而是“无中生有”地“捏造”了一个“1万小时定律”。在书中,马尔科姆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因为天资超人,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是这样的吗?如果让一头猪训练1万个小时,大家不妨看看它是否会像猴子一样轻松爬树?
这是三手信息。
今天,无数的社交号、人生导师和培训师,基于自己对“1万小时”的理解,炮制出了非常多的方法论(如“1万小时的诀窍”“1万小时的工具和方法”)、个人故事(如《我是如何一个小时挣到200万的》)、情绪文(如《看懂这个不转的就不是中国人》)等。
这是四手信息。
一手信息,因为枯燥难懂,所以不讨人喜欢;二手信息,因为揭开了赤裸裸的真相,所以不讨人喜欢;三手信息,因为点燃了我们翻盘人生的梦想,告诉我们屌丝也是可以逆袭的,于是引发我们趋之若鹜;四手信息,因为挑逗了我们的焦虑,越发惹得我们纷纷转发。
离源头越远,分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就是一碗毒鸡汤。这就是我们认知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想要获取知识,就得找到知识的源头。
那么,如何找到知识源头呢?或者说,如何分辨一手知识、二手知识,还是被人咀嚼过的三手知识、四手知识呢?这里有两个方法。
一个方法是,看出处。
一手知识,往往出自行业内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行业大佬;二手知识,一般是忠实的转述,有清晰的论据和出处,能够呈现出完整的体系。比如教科书、讲述底层逻辑的图书、行业领军人物发表的文章等;三手知识,一般是截取一手知识中的某一个点,这个点非常具有挑逗性煽动性直戳我们的痛点,然后将这个点放大,整成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四手知识,基本上都存在于各类社交软件中,它们的形式往往是作者先甩出一个让人心里“哐当”一下的观点,然后再以“我有一个朋友……”或“当年我……”为头,讲述一个极其个人化、情绪化的故事。这类故事是为了佐证那个令人心里“哐当”一下的观点而捏造的故事。这类故事极具煽动性,从而让读者忽视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片面性。
另一个方法是,找到知识源头的人。
网络打破了知识的壁垒、人际的壁垒。通过网络,我们轻而易举就能找到知识源头的人,关注他们的社交号,获取最新最快的一手信息。
我也是大家眼中那个爱学习、舍得投资的人,明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前几年,我为什么越学习越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