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经济可能存在滞胀的风险下,各部门都在积极想办法化解当前困境,解读政策时除了对预计产生的结果分析,还要了解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政策,还有什么政策可能会实施。今天就读到一篇好文章分析了这个疑惑,文章较长分部分学习,今天先学第一部分。我自己也是个逐渐理解的过程,把以前学过的知识重新学习一下。
学习《人造的流动性陷阱与两难的人民银行》之一
(作者:徐高 ,来源:第一金融课堂 ,日期:2019.01.21)
一、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来的概念。在流动性陷阱中,央行增发的货币被经济主体储存起来,而不被花出去,货币扩张因而对经济总需求和物价失去刺激作用。
二、货币政策传导的两个环节
对流动性陷阱的更细致分析需要深入货币政策传导路径。
从中央发行货币,到实体经济中的微观企业和个人拿到增量货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货币的创造过程,也是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
在这条路径上有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央行向商业银行体系投放基础货币;
第二个环节是商业银行体系在实体经济中派生广义货币。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08549/4662b1748f5591bc.jpg)
三、两个环节中货币投放各自具体的操作方法
第一个环节:在我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SLF、MLF、PSL等工具)和其他手段在银行间市场投放基础货币。由于是自己直接在银行间市场操作,人民银行对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有完全的掌控力。
第二个环节的商业银行广义货币派生则主要通过发放银行信贷来完成。此外,商业银行买非金融企业债券等其他一些银行业务也会创造广义货币。
四、两个节点上的流动性陷阱
如果在第一个节点衔接不顺畅,就可以认为基础货币投放碰到了流动性陷阱——更多的基础货币不能带来广义货币的相应扩张。
而如果在第二个节点衔接不畅,就可以认为广义货币投放碰到了流动性陷阱——更多的广义货币无法刺激经济活动。
五、国外实例
次贷危机爆发后的几年,美联储在基础货币到广义货币的传导上碰到了阻塞——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速却长期大幅低于美联储资产规模的增长,表明美联储的基础货币投放(伴随美联储资产的扩张)并未带动银行信贷的相应增长。可以说,这段时间的美联储碰到了流动性陷阱(图表 2)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08549/ac0e2d586822d52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