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进孩子内心?(2)
2.如何与孩子开展有效的沟通?
当我们充分了解孩子之后,我们便具备了走进孩子内心的门票,但是光有门票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会有效沟通的技巧,因为如果我们不会沟通,鸡同鸭讲,那么就算我们走进了孩子内心,要不了多久,孩子也会把我们扫地出门。
所以,我经常讲,如果父母不会沟通,我宁愿你少说话,因为说的越多,错的越多,不沟通,这次的结果不过是形同路人,但是错误的沟通,就可能导致亲子间形同仇人,因此走进孩子内心,了解孩子是前提,会沟通才有保障,那么父母如何与孩子开展有效的沟通?
(1)越关注孩子的成绩,孩子内心越压抑。
父母越关注孩子的成绩,自然就越忽略孩子的努力,导致孩子内心越来越压抑,厌学的种子,由此种下;怎么办?忽略分数,肯定努力;不求完美,总结规律;关联快乐,庆祝进步。
参考话术如下:“孩子,不错,祝贺你呀!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你能说说,咱们做对了什么,才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吗?……你很善于总结成功经验哦,这周末想怎么放松,咱们一起庆祝一下这段时间的努力和进步呗!”如果我们这样跟小明沟通,或许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2)学会倾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父母讲的多,孩子讲的少的情况存在于大多数家庭之中,不善于倾听是众多父母的短板,怎么办?
五个建议,让你的倾听更走心。
A、学会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
从小保护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学会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是父母不得推辞的责任。面对孩子的插嘴行为,父母父母不必否定或打压,可以告诉孩子:“你的想法很重要,你愿意等妈妈把话讲完,你再补充吗?”如此,你能帮孩子养成沟通的良好习惯,又能保护好孩子说话的积极性,一举两得。
B、让孩子感受到你正在倾听。
如何才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你正在倾听他讲话呢?
第一:表意愿——“孩子,你的意见很重要,你跟我讲讲你的看法”
第二:停下来——停下手中的活,千万不要边刷手机边与孩子沟通。
第三:看着他——以温和目光看着孩子的眼睛,然后适当的点点头。
第四:回应下——“孩子,你这个想法很不错!”“这一点讲的很好。”
C、接受和尊重孩子的全部感受。
为什么要接受和尊重孩子的全部感受呢?因为当你否定或不接受的时候,孩子接受到了否定的反馈,自然就失去了继续说下去的意愿与信心。听孩子把话说完,是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那么,父母到底应该如何接受和尊重孩子的全部感受呢?
第一:安静专心——尽量在安静的环境下与孩子沟通,并专心致志的听孩子讲话,听到一半电话铃响了,或者与孩子沟通的时候犯困,都是非常影响倾听效果的。
第二:不予评价——千万要记住,在孩子讲话的过程中,不要对孩子的讲话内容进行评价——“你这话不对”,“你这样想是错的”,“你这个方法行不通”,只要你一评价对方就没声音了。
第三:全盘接收——哪怕孩子的某些观点是错的,我们也没必要当场指出,可以换一个时间,旁敲侧击、循循善诱的引导孩子,尽量确保每一次沟通都是顺畅的,亲子沟通才能畅通无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