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弯湾
找对象这个事情,从性格层面讲,如果你没有特别温暖的性格和特别柔韧的耐心,最好还是不要招惹那些敏感的人。
当然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每一个敏感的人他都没有错,他才是敏感的最大受害者,他变得敏感也是身不由己的。
一个人敏感的由来,是有很大渊源的。
那些从小被父母打压、家庭不幸福甚至支离破碎,成长过程中缺乏正面的鼓励的人,一般而言,都是比较敏感的群体。
一个“性格直爽”“有话直说”的人,是几乎不可能跟敏感的人相处得好的,因为敏感的人特别具有攻击性,很容易就会被惹到,一惹到就要发作,发作就没法收拾。
敏感就像玻璃,很容易碎,一碎就很有可能伤到人。我以前有个女朋友,跟她说话,几乎每一句话我都要仔细斟酌后再说,因为一天下来要得罪她无数次。
跟她在一起半年吧,我后来就查出抑郁症了,真的非常焦虑,那时候我很年轻,遇到敏感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搞得我自己也很敏感了。
最后没办法,我跟她聊了很久很久,友好地结束了我们的关系。
说这么多,目的不是要大家疏远敏感的人,而是要尽可能善待他们。当然了,如果你没有办法跟他相处融洽,那么要尽可能温柔而果断地离开他,因为如果你继续刺激他,他会越来越敏感,最后两败俱伤。
从这个角度讲,离开他就是对他最大的善意。
另外,由于被打压、被否定、被忽视并不是一个小群体的问题,它甚至是整个中国社会的老问题。
传统的中国民间教育讲究体罚、训斥、泼冷水。这很容易让人敏感和自卑,而且很多传统的家庭父母都不相爱,家里没有温暖,所以敏感和自卑几乎是一个民族性的问题。
几乎可以这么说——绝大部分的中国人尤其是女性,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和敏感。
女性在负面管教的大前提下,本来就已经很可能会敏感了,又被教育成弱者,“找个好人就嫁了吧”“嫁夫随夫”这就是弱者教育,弱者很大的一个特别就是需要被呵护,甚至需要被“哄”。
讲到这里,我想插一句——我觉得“女朋友生气了,哄一下就好了嘛”中的“哄”就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词,这是一种男权的傲慢,这是幼化女性的体现。
因为“哄”本身就包含了不认同、不情愿,有似乎是被逼无奈的意味,更像是一种降维打击,其中并不包含真正的善意。“哄”的意思是,“你看,即便我没有错,即便你无理取闹,为了让你饶过我,我还是要俯下身来对你撒谎,哄你、骗你”——这真的很糟糕。
很多本来就敏感的女孩,在“宠”和“哄”的麻醉下,自以为找到了生命的归属,人生的幸福。但“宠”和“哄”对于绝大部分男人来讲,跟激情是在同一列火车上的。某天激情到站,“宠”和“哄”也基本到头了。
女孩一旦失宠或者没人再哄她了,就会像冬天刚出浴的人,会更寒冷、更脆弱、更敏感、免疫力更低,最终没人再哄她,她连客观的评价可能都听不进去了,一听就要炸。
所以,我们尽可能不要做一个敏感的人,因为即便有人喜欢你、想跟你一起生活,但时间久了,互相折磨够了,双方都没有力气再继续下去。
前面也讲了,如果你不是一个足够温暖的人,那么请你尽量不要去招惹敏感的人。
而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所以还是要尽可能地先自己去敏感化,多用手机自带相机自拍,多去相亲几次,多看看书,出门走走,尽可能客观地认识一下自己。
去认识存在或者发生的事,尝试着去理解它们、面对它们。鲁迅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
敢于面对,其实就已经非常勇敢了,因为生活中大部分人,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要么是逃避,要么是对抗,而不是先面对、了解、解决或者接受。
我们文化里糟糕的部分以及原生家庭、成长过程中糟糕的部分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可能需要我们花一生的时间去面对、改善和修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