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巴蜀之行随笔

巴蜀之行随笔

作者: 眩紫水晶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23:02 被阅读0次

      去年秋有幸去巴蜀一游,短短几天却让我意犹未尽。以至于直到现在还对那里念念不忘魂牵梦绕。

01

      乐山大佛雄伟壮观,背后的故事却让人潸然泪下,古人的智慧与锲而不舍的精神让人叹为观止,大佛脚下的三江波涛滚滚不舍昼夜,赋予这个地方上善若水任方圆的绝美花卷。

02

      离此处不远便是峨眉山。古来文人墨客的描绘和佛教渊源,古老的传说给她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从山脚山腰有一个小时的车程,足见峨眉的雄伟。一路上雾气氤氲,缕缕青烟,各种不知名的植物郁郁葱葱,仔细听还有远处寺院的悠悠钟声回荡。

      不一会儿登到最险峻陡峭的地段,脚下的石板台阶布满青苔,雾气缭绕,脚下湿滑。攀登起来非常吃力,这时却被那些聪明机灵的猕猴给吸引住了,看着他们剥香蕉皮,拧饮料瓶盖,如此娴熟的技能引得人群忍俊不禁。往前的路途更加狭窄陡峭,曲径通幽,步行一个小时,终于攀上金顶了。

      这里可以欣赏峨眉全景,恍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顿然开阔,云海茫茫,白浪滚滚,缥缈多变,天空湛蓝,灵岩叠翠,微风习习,古松苍劲,秋草簌簌,与世隔绝,恍若天上行走。阳光下的金顶更是熠熠生辉,古朴庄重。普贤菩萨的金像流光溢彩,佛光普照,想必这就是天上的琼楼玉阁,一切静谧而又庄严,多说一个字都是打扰。

      下午我们又踏上去万年寺的路,这个寺庙历史更为悠久,深山藏古寺,不知迈了多少万台阶,转了多少个弯才到。金黄银杏树下寺庙布罗有致,古色古香,庭院清幽。印度风情的圆顶古寺与中国传统寺庙的亭阁桥廊,飞角重檐相得益彰。人文色彩也很浓郁,比如有大书法家米芾的题词,朱元璋为母亲修建的无梁砖殿,佛学院等。

      从万年寺下来我们去了白龙洞,清音阁,都是寺庙。里面有两棵沙罗树,距今三亿年,称为活化石。这里也是传说中白娘子开始修炼的地方,采其阳光雨露,日月精华,修成得道。门口还有一只大老龟,据工作人员说说只吃素不吃肉,呵呵,每人在它背上摸摸就能添寿。一路下来就到了风景清秀的清音阁,此处地势险峻,山环水绕,自然造化,天人合一。称为佛教建筑的后花园。

      四川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再去玩。

相关文章

  • 巴蜀之行随笔

    去年秋有幸去巴蜀一游,短短几天却让我意犹未尽。以至于直到现在还对那里念念不忘魂牵梦绕。 01 乐山大佛...

  • 巴蜀之行

    (1、第一次用简书,文笔不大好,多包涵 2、很多好照片在相机里,无法上传哈) 放寒假的第二天,我就同妈妈和外公...

  • 巴蜀之行

    巴蜀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自李白笔下早有感知,但不知李白是否料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蜀道难。巴蜀难行,...

  • 巴蜀之行

    出发去成都的第一天,乘坐秦皇岛始发终到成都东的G1704,11小时56分的车程。 这次机会是我盼望许久的,我心里总...

  • [随笔] 青木川之行

    [随笔]青木川之行 范瑜 [作者手记]让巴蜀的灵秀、秦的浑厚、陇的幽远、徽的睿智与欧式的典雅,在古镇的山水间交汇、...

  • 【旅行日志】——巴蜀之行

    为期9天的旅游重庆—成都——峨眉山这次的巴蜀之行也算得上是说走就走型吧,虽然3月这个点对于想跳槽的我而言还是挺尴尬...

  • 巴蜀之行,记在心底

    今天很高兴能有机会给大家分享这次巴蜀之行的感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昨天的开课:“班级形象向我看起……”,那...

  • 在路上遇见你--巴蜀之行

    距出行已经过去两个月了,趁着还没忘记就赶快整理出来了~此次行程共7天6晚,成都4晚峨眉山乐山各1晚。此文是想到哪写...

  • 美人记(25)巴蜀之行(一)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初三下午,带着远行的期许,我们和苏苏一家踏上了旅途。此行目的地是天府之国——...

  • 有风起于青萍之末,其声猎猎

    从南方的粤东之门到西南的巴蜀之地,跨越约2千公里,我们的公益之行在9月15日到达香山小学。 随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巴蜀之行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be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