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这杯咖啡的味道和昨天的感觉不一样了?

为什么这杯咖啡的味道和昨天的感觉不一样了?

作者: 猴得住 | 来源:发表于2021-10-06 08:03 被阅读0次

    传说中,一只五彩缤纷的咖啡鸟,大嘴衔着咖啡种子从天堂飞到也门,咖啡开始飘香人间……

    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埃塞俄比亚的部落就开始食用咖啡,以保证他们在打猎或长途跋涉中的体力。

    对18、19世纪欧洲史影响深远,被封为法国“外交王子”达雷杭曾以“黑黝如恶魔,滚烫如地狱,纯洁如天使,甜蜜如恋爱”来形容咖啡令人爱恨交加的魅力。一杯杯似魔又似仙的咖啡下肚,人们亢奋难眠到天明。人间若少了咖啡,恶果不小——世人恐怕欣赏不到巴赫的《咖啡清唱剧》、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伏尔泰的《赣第德》以及意大利喜剧泰斗哥尔多尼的《咖啡馆人生百态》……这些都是在咖啡因作用下,福至心灵而产生的旷世巨作。

    而咖啡文化发展到现在,世上已有了成干上万种咖啡豆、烘焙方法、研磨方式和萃取方法的组合,去满足不同人对于咖啡的需求。

    当你在家中或者气氛感十足的咖啡馆里喝上一杯手冲的时候,有没有忽然觉得

    “为什么这杯咖啡的味道和昨天的感觉不一样了?”

    咖啡师还是那个咖啡师,器皿,咖啡豆,乃至水都没有更换,那为什么咖啡味道不一样了呢?

    除了说一句心情不同,其实真的就是……味道不同了,为啥不同了呢?这是一个很高深,很复杂的过程……

    复杂的过程,想讲清楚,把复杂的事变简单真的是一种智慧。

    而如何变简单?

    《好的咖啡》就是一本把味道为何不同,如何冲出最好的一杯咖啡写的简单明了,配图清晰的智慧好书。很薄的一本书,喝着咖啡就能看完。很厚的知识,可以让你每天都为自己冲出最好喝的咖啡。

    简单不是说写的简单,恰恰相反,这本书的内容相当的扎实。多维度,多角度的把如何制作一杯咖啡写的清清楚楚。

    从文字到图表,冲泡咖啡六要素阐述的可谓是一清二楚,让你读起来及其简单明了。

    你喜欢的是酸一点,还是苦一点的咖啡?你是喜欢清爽的,还是浓郁的口感?你能想到最贵的咖啡豆需要花上千美金才能买一磅吗?

    一位专业顶级的咖啡师来给你一个有趣又有料的答案。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就犹如很多人一年四季只选择一种味道的咖啡,专情而又……

    四季的轮回,颜色不同,气味不同,自然也应该享受不同的咖啡才对,其实何止四季,每天早中晚的咖啡选择都大有讲究。

    啥?早上,中午和晚上喝咖啡还有不同的选择吗?回答是:当然有!

    早上来一杯中度烘焙巴西·萨尔瓦多

    从会让人联想到坚果和恰到好处的柑橘类味道的温和口味开始新的一天吧。

    中午深度烘焙危地马拉·哥伦比亚是你的最佳选择。

    午饭后,选择深度烘焙的咖啡。稍微有点苦味、本味重一点的咖啡是最合适的。

    如果说单品的话,危地马拉和哥伦比亚的深度烘焙咖啡和深度烘焙最相配哦!特别是午饭后容易感到倦怠,这两款咖啡深度烘焙的苦味和本味能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到了晚上,来杯性感的成人咖啡,中美洲和非洲的日晒式咖啡、埃塞俄比亚的水洗式咖啡或现在被人热议的瑰夏种等。能让人联想到成熟水果和芬芳花香的咖啡也是不错的选择。保证会有一个丰盛的夜晚。

    十一上映的《我和我的父辈》中,章子怡导演的电影给了人意想不到的惊喜。细腻的表演,让人泪目。如同有人的评价:你可以永远相信章子怡的演技。

    同样一杯好的咖啡,你也永远可以相信一个滤杯的不同就会让味道有巨大的改变!

    滤杯大致分为“梯形”“圆锥形”“波浪形”三种。“梯形”方面较出名的滤杯有卡丽塔(Kalita)和梅丽塔(Melita)。“圆锥形”方面较出名的滤杯有哈里欧(Hario)和科诺(Kono)。“波浪形”方面较出名的也是卡丽塔。

    原则上,过滤咖啡粉的原理是不变的,但是根据滤杯的形状、孔数和大小的不同,以及是否有“肋骨(沟)”,萃取出的咖啡味道也会不同。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要素会决定热水在滤杯内滞留的时间是变长还是变短,流速是变快还是变慢。其结果就是,咖啡或是味道变清爽,或是浓度变高,或是本味被引出来。总之,味道会弹奏出一首变奏曲。

    特别是根据滤杯形状的不同,滤床(滤杯内部的粉层)的深度会发生变化。滤床的深度会影响萃取时间,对滴滤式咖啡的味道有很大的影响。

    这种现象可以用表现通过多孔介质的液体(在这种情况下是通过滤床的水)运动的达西法则来说明。根据这个法则,热水通过滤床时经过的距离越长,热水的流速就越慢。也就是说,如果滤床很深的话,热水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通过。

    例如,在完全按照相同的粉量和粒度来萃取的情况下,因为直径大的滤杯比直径小的滤杯的流量大,所以热水更容易通过。

    像这样在理解了滤杯形状的基础上进行萃取的话,就可以萃取出更接近自己口味的咖啡。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对咖啡本身的风味特性、烘焙程度、混合还是单品等的喜好来选择滤杯就可以了。

    滤杯的形状、孔数和肋骨长短会影响热水通过粉层的速度,即所谓的流速(萃取时间)。流速越快,水和粉的接触时间就越短,流速越慢,水和粉的接触时间就越长。

    因此,如果比较使用同一配方不同滤杯来萃取的情况,会发现流速造成了很大差异,咖啡味道变得完全不同。

    同样是滤杯,但是由于其形状、孔的数量以及所使用的滤纸形状的不同,流速会发生变化,其结果就是咖啡味道的不同。

    以上的详实,专业又不晦涩的讲解是这本书最吸引人也是给你一个反复阅读的理由。

    北京的雨,今年格外的勤快,雨中,窗边和好的咖啡更配。也和我家那台长久不用,重金购买的咖啡机更般配。

    不用的原因除了懒惰,也是因为不专业,讲解的书很多,具体到数字详细的不多。手中捧着这本书我忽然觉得我家的咖啡机可以再出山了,而不止只是用来装那啥了!

    萃取比例是1:16;即咖啡豆的量为1的话,热水的量为16。如果使用20克的咖啡豆进行萃取的话,需要的热水的量就是20x16,即需要320克热水。这妥妥的手把手教学方式让我怎么看着那台咖啡机都心生欢喜,也内心雀跃。

    明天早上,我想,我再也不会羡慕那些会手冲咖啡的牛人了!

    “咖啡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根源性的问题,作者的回答是,咖啡是“将你引诱向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很哲学,也很玄妙的回答。

    咖啡的苦,酸,甜,香似乎也对应了生活中的辛酸和幸福。面对着现实世界的痛苦与辛酸,

    即使只有喝咖啡的那一瞬间,如果能忘记那份不愉悦,就能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另一个世界”让心灵得到休息。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那么读一本《好的咖啡》品一杯醇香,“松一口气”对于每天都很忙碌、肩负重责而生活的现代人来说何尝不是“逃避现实”的休憩之味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这杯咖啡的味道和昨天的感觉不一样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bn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