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来的好故事
1、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马铃薯
大帝为了让民众抛开成见愿意食用马铃薯,他把马铃薯列为皇家专用美食,并派士兵看守种植地,从而引起了民众的好奇心,成功推广了马铃薯。
要不要推娃?这是热点问题,有作者以美国总统的女儿伊万卡为例,讲她是如何推娃的,这样的说法就十分受到大众的认可。你不推娃,可贵族都在推,你推不推?
2、可口可乐复仇记
百事可乐做了个广告,百事可乐瓶子批了可口可乐的外皮,加上文案“你将过一个可怕的圣诞节”,以抹黑可口可乐。可口可乐把文案改成“每个人都想成为英雄”,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
文案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同一幅图,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文案,寓意大不同。打造文案能力,是必做的功课。
3、耐克精神
耐克从不夸赞耐克鞋怎么好,它宣扬的是耐克精神:耐克=迈克尔·乔丹=英雄。
作为家庭教育理论的推广人,我也无需自夸自己的本领,而是用事实说话,用结果说话。
4、苹果的价值
苹果是水果之王,它的后面站着亚当夏娃、牛顿、图灵等。乔布斯更是赋予苹果改变世界的象征:苹果=爱因斯坦=改变世界的天才。
我的名字“程子若”就是我的logo,它的寓意还需要我慢慢浇筑,比如尊重、平等。
5、毛姆的征婚启事
一个富豪征婚说,他要找毛姆笔下的女主角那样的女士作为妻子。于是,很多人好奇地去买毛姆的小说来看。原来,这则征婚是毛姆做的广告。
要被更多人看到,我们需要像毛姆一样不走寻常路,充满幽默和创意。
6、反差陷阱
正所谓瘸子里面挑将军。一个笨主意,因为其他更笨的主意的烘托,也就变成了好主意。
反差是一个陷阱,也是一种人心操控术。写文章要制造高潮,就必须有低潮的烘托。学会了反差,也就学会了制造文章的高潮。
7、封闭式问题
把答案偷偷藏在提问里,是封闭式问题的特点。无论答题者怎么回答,都在提问者的掌控之中。
我们对幼龄的孩子经常使用封闭式问题,比如“你想吃米饭还是面条”。这让孩子们有了一定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并没有脱离我们的掌控。
8、亲身经历
我们永远不会遗忘的是自身经历过的事情。
在写文章里,要给读者创造亲身经历的感觉,其中的详细的场景描述、感官描述,能人读者勾起自己的回忆。
9、两种故事公式
努力人和意外人,是两种不同的故事公式。但故事公式不重要,关键是达到了效果。如果是广告,就必须达到有效的广告的效果。
我们要讲好故事,更要达到讲故事的目的。
10、挂羊头卖狗肉
乱哄哄的演讲会场,作者使用了一个小技巧,就让全场听众认真聆听作者的演讲全过程。
抓住民众的目光,需要智慧,需要抓住民众的心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