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上篇我们阅读到“英雄之旅”圆环改编形成一个“学习之旅”圆环,它可以成为成年人学习时用的主要思维模型,它更好地帮助我们走过学习的旅程。
让我们继续今天的阅读——《穿透式学习》——微型学习:一次次学习小循环。
微型学习:一次次学习小循环
学习之旅这个周而复始、持续不断的圆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
通常,当代社会是这样假设人一生的学习和工作的:人生的前二十多年是在学校里上学,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之后几十年是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去工作,一生走完一次学习的圆环。
现在,人们知道专业对口只是一种假想,也强调持续学习、终身学习,但这个一生的学习循环意象对我们影响至深。
这个一生的学习循环并不符合现实情况。
这个“学习之旅”圆环最形象地展示:我们的学习是一次次的循环。如果你所处的领域变化不是太快,你可能几年走过一次学习的圆环。如果你所处的领域变化很快,比如做互联网相关的工作,那可能每一年,甚至更短时间内要一次次走过学习的圆环。
学习的循环早就不是一生一次的循环。
这是很多人一直在经历的学习过程,只是尚未有人深入讨论和为之命名。现在,“学习之旅”圆环可以帮我们比过去更好地看到我们实际所处的学习状态。我期待有人能给这种学习正式命名。
微型学习小循环也是被证明非常有效的具体学习策略。
我们经常有两种对比很强烈的学习体验。第一种是,对于实际工作中马上就要用的技能,我们可能学得很顺利,也可能跌跌撞撞,但总可以学会并用起来。我们觉得这很平常。
第二种是,我们觉得自己应该系统地学什么,我们可能看书、上课、考证,用上各种学习手段,但学习效果一般。
我们可以做的改变是,学习马上就要用的知识与技能。走学习小循环是较好的路径。朱莉·德克森在《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中写道:“可以立刻被应用的知识是最容易吸引学习者的。而短期内不能被应用的知识,即使非常重要也很难引起关注。”
实用工具02:用知识与实干对撞——点、线、面
当我们理解了微型学习循环后,又一个学习工具就自然地出现了,它是我们为实干而学习所需要的。这个工具是,在小的学习循环中,用知识与实干对撞。
我们成年人的学习是一次次小循环,长时间脱岗学习既不现实,效果也不佳。我们成年人的学习是根据实干中遇到的问题,选择一个小切口,去知识世界中学习,然后很快就回到实干世界中检验是不是真的能解决问题。
如何用知识与实践对撞呢?在我看来,对撞的方法可用点、线、面来分别看:你遇到这个问题,想看看知识世界中有没有解决方案,这是“点”的方式。你现在是这样做的,想看看知识世界中有没有更好的做法,这是“线”的方式。你现在掌握的知识是这样的,想看看自己的知识和系统的知识之间有什么差距,这是“面”的方式。
知识与实干的对撞之一:“点”
在实干中遇到一个明确的问题,进入知识世界学习的目的是找到解决方案。这是知识与实干最直接的对撞。
对于知识与实干的对撞,有很多方法。我认为,关键是你要能准确地提问。
由于问题很明确,相应地,你也很容易检验答案的对错。这样的实干与知识在点上的对撞最常见且很高效。
知识与实干的对撞之二:“线”
如果说第一种问题是“点”的话,那去知识的世界探索更好的方法就是“线”的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去知识世界探索时,我们也可以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
深入研究他人的模板或完整学习一组方法后,拿我们现有的做法来对照,我们就可以大幅提升自己的技能。
知识与实干的对撞之三:“面”
在一个领域工作较长时间之后,我们也可以找机会系统地学习一下。我们还可以学习其他领域的系统知识,用它来跟自己的经验、知识对撞。
总的来说,让实干世界与知识世界有效对撞,是我们面对艰难的学习过程的方式。点,是解决具体问题;线,是系统地学习一组知识;面,是全面地对照自己的知识体系与外部的知识体系。
没有假装学习,只有真实对撞
安迪·格鲁夫是对我自己而言非常重要的学习榜样之一,甚至很多时候我认为他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接下来,我就通过三个故事说说我记住的格鲁夫的学习方式,看看他是如何走过一次次学习之旅的。
第一个故事中,格鲁夫是典型的学霸。从小时候开始,他似乎总在进行不可能的学习。
第二个故事中,格鲁夫遇到了源自实干世界的学习挑战。
以芯片生产管理为开端,格鲁夫开始了可能是在科技产业里最辉煌的关于管理的自我教育。
夸张点儿说,整个科技产业的经理人都是他的学生,他总结的高产出管理方法是上一代科技产业经理人的必备工具。
格鲁夫的第三个学习故事很个人化、很特别,他为了自己的生命去钻研,即便是自己完全不懂的领域也努力学透,这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995年,格鲁夫被诊断出癌症。
格鲁夫详细写下几种可能的选择,列出了用来判断的数据指标,写下判断的条件。最终,他做出性命攸关的抉择:他选择放疗。1995年的治疗很成功,21年后的2016年,格鲁夫在79岁时去世。
提到在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之谈,格鲁夫说:“做做调查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别把任何人的话当成圣经。最好的方法是做比较性的工作。”
如果仔细看很多厉害的名人,我们会发现,他们也跟格鲁夫相似,不是停在一个狭窄的领域里面,而是持续地学习,成为一个又一个跟自己的工作或生活有关的细分专业领域的专家。现在,知识、技能、环境在更快地迭代,我们更需要有这样强烈的学习意愿和专业的学习能力。
以上就是格鲁夫的三个学习故事,如果再提炼精简一下,从格鲁夫的学习故事中,我学到的学习关键词是“学透一个领域”。
如果需要,我们就应去钻研、学透彻、使用。
如果可能,我们应努力地把自己所学教给别人,教会他人,我们自己会觉得更透、做得更好。
领读:晚风
结语:
学习早就不是一生一次的循环,而是一次次的小循环。我们通过安迪·格鲁夫的故事,学习没有假装学习,只有真实的对撞。
明天开始我们将阅读——《穿透式学习》——思维2 如何把所学转化成能力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别忘了分享或留言。
如果你喜欢阅读,关注公众号:晚风共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