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女儿看到桌上的这本《为何善意会伤人》疑惑的问“妈妈,善意怎么会伤人呢?你不是一直说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吗?”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但有时候会好心办坏事,伤害了别人而不自知。
不仅“爱”会伤人,“家”会伤人,没有边界和限度的“善意”更会伤人。“爱”和“家”是亲人和最亲近的人带来的伤害,而善意的伤害除了最亲近的人之外,更多的是陌生人甚至是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带来的。
为什么我们本着善意的举动,最后却成为伤人的利刃?在《为何善意会伤人》这本书中,作者日本政治社会学学者、社会学博士,Screenless 媒体实验所所长堀内进之介认为,在很多事情中,由于我们忽略了善意的边界和限度,陷入了共情的陷阱,导致我们“好心办坏事”。
1、别让共情的陷阱,成为理解的借口
在网络上有一个关于爱的段子:“你妈觉得你冷”,于是就出现了妈妈觉得你冷,和孩子之间发生的“秋裤”大战,每年初秋乍冷的时候,母亲觉得冷,让孩子们穿上秋裤,有的孩子夺门而出,气的母亲大声喊叫着,拿着秋裤追出去,有的孩子则是当着母亲的面穿上,出去之后找个卫生间脱掉秋裤甚至扔掉。
还有“你妈觉得你饿”,不停的做着各种美食让孩子吃,吃,成了孩子要接受的有负担的爱,而变得不敢经常回家,吃自己吃不下的食物。
在《为何善意会伤人》中作者指出,要保持适当距离的共情,因为人们无法彻底弄懂自己的心情,又怎么会让别人能懂自己的心情呢?
同样的对于感受也是如此,我们只能感受到自己的冷和饿,只需要自己穿上秋裤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觉得冷的话,不用说他会穿上的,饿也是如此,我们喜欢吃的,并不是别人也喜欢吃的,对于我们来说是密糖的东西,对别人或许是砒霜。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身上。
没有人可以真正体会别人的心情,因为谁也没法做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因此也不要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去解读别人。
女儿在做阅读理解解题的时候,我觉得她回答的太简单,应该重新做一下。谁知8岁的女儿说出了惊人的富有哲理的语言“你说的是你的理解,我现在写的是我的理解,我就是这样理解的,就这样写。”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名学生将他的试卷寄给了一个作者,试卷中有一道题是关于作者作品的:“下列哪一个选项最符合作者的心情”。可是作者在排除了两个选项之后,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怎么也找不出正确答案。
作者打电话给出题者才询问了“正确答案”,连作者本人都不知道的“作者的心情”,读者更不可能知道。这个故事幽默的说明了体会他人心情这件事情,根本不会有“正确的答案”。
《为何善意会伤人》中作者指出,当别人总是让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去理解当事者的心情”的这种情形时,是别人强加给我们必须有同样感受力量的“趋同压力”。
阿德勒的“课题分离”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你承担你的责任,我承担我的责任,我们可以一起碰撞,但我们绝不过度捆绑。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各自的立场和思考,不要把“善意”强加给别人,也不要被别人的“善意”所裹挟。
2、别让善意的发声,成为伤人的利器
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德阳的安医生被善意的网络暴力夺去了生命。
2018年8月20日,四川德阳的安医生和丈夫去游泳,泳池里两个13岁男生“可能冒犯了”安医生。安医生让他们道歉,男生拒绝并朝其吐口水,安医生老公冲过去将男生往水里按。之后,男生家属在洗手间打了安医生。双方最后报警,安医生老公当场给孩子道歉。
泳池里的视频只拍到的是安医生老公将男生往水里按的画面,被上传到网上,舆论开始抨击。
2018年8月21日,男生家属闹到安医生夫妻俩的单位,还让领导开除安医生。安医生情绪变得很差。之后,经过网络媒体的传播,安医生遭到人肉搜索。2018年8月25日,安医生不堪压力选择了自杀,最后经抢救无效身亡。
作者在书中指出了共情的“聚光灯效应”,聚光灯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某个对象时,其余部分就很难被看清。人们只关心受害者的感受,对加害者的感受漠不关心,因为人们只倾向于同情容易引起同情的事物。
最近《失孤》原型郭刚堂,多次登上热搜。
24年前,2岁儿子被人犯子拐走,郭刚堂为了寻找儿子,骑行了40多万公里,报废了10辆摩托车,跨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
7月11日,在警方的协助下,郭刚堂一家正式相见认亲。所有人都为24年之久的团圆激动不已。
认完亲后,儿子郭新振打算未来留在养父母身边。对此,许多网友都纷纷站出来指责郭新振忘恩负义,认贼作父,是伤害自己亲生父母的帮凶。
那些丧尽天良的人贩子让人痛恨,当然也痛恨买卖儿童的帮凶。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善意去指责,这一家人已经悲痛了24年,他们需要平静幸福的生活,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正如作者所说,有的善是自以为是的“善”,有的是别有用心的“善”,还有的善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结语
在《为何善意会伤人》一书中,作者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出发,揭示出了在面具掩盖之下的种种“善意”的表现方式,让我们层层了解善意是如何伤人的,指出了正确使用善意的方法。
卢梭说: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
在善意“泛滥”的社会中,我们每天都有可能被“善意支配”,应该分清善意的边界,远离以善意为名的无声暴力。
我们在多重角色之间不停切换的时候,要正确的使用善意,既不能用自己的善意伤害别人,更不能让别人的善意所伤害和利用,让善意成为真正的善。
网友评论